共和,这个看似无比美好的最终愿景,可又该如何协调满足这么多人形形色色的需求呢?世界资本巨头虽然已经被清理得一干二净,但是这些人当初是怎么崛起的,在场的这些常年身处权力顶层的议员们再清楚不过了。正所谓物以类聚,人聚集在一起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资本巨鳄。经过多轮残酷的淘汰与整合,单个独立的资本家便应运而生。
如今世界虽然实现了一统,可世界的运转依然离不开中底层资本进行生产来满足各种需求。要不了多久,仅需两三年时间,就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多个资本集团。尤其是在如今这种无国界限制、没有贸易壁垒的环境下,他们聚集财富、发展壮大的速度会更快。
十人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然而,他们始终没能真正领悟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终端出现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也没有完全明白他们十个人的存在究竟代表着什么。
仿佛能洞悉他们内心所想,终端很快发出了一个文件。紧接着,智能化的会议桌上,分别在十人的面前清晰地投影出了这份文件。
这是一份关于全球供需生产的议案,大致内容是全世界的供需将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分配,所有企业都必须进行智能改造并联网,如果不入网,就不被允许进行生产活动。
小主,
十人仔仔细细地看完这份议案后,满脸疑惑地问终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终端有条不紊地解释道:“首先给你们解释一下这个智能联网。实现智能联网之后,所有企业的供需情况都会生成详细的大数据。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把自身的产能信息发布在网上以供出售,有需求的企业会在网上进行搜索,一旦找到合适的,便可下单,供应企业接到订单后会马上安排生产。也可以先生产出来再挂到网上售卖,不过一些冷门的商品就不太适合这种方式。”
“在智能机器的参与下,一些生产周期很长的订单,其生产时间会得到大幅缩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因为今后蓝星的生产活动都会在终端的管控下实行配额制。比如说,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假设全球一年所需的粮食是一百万吨(这里只是打个比方),那么就会按照一定的折损比例,多生产二十万吨粮食,绝对不会多生产。”
“企业的生产也是同样的道理,各行各业的需求,都处于终端的严格管控之下。在保障人类必要工作时间的前提下,会对全年的生产进行合理安排。产能不足的就多建设,产能过剩的就转型,实在无法转型的就只能被淘汰。这么说,你们理解了吗?”
十人当然明白,这不就是计划经济嘛!只不过,人家外星人搞的这个可是融合了高科技的先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