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两个互相矛盾的问题摆在李凡高面前。

第一个问题,就是李凡高是这次张瑞峰教授在盐州被刺杀的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之一。

按照李凡高在东海市的经历,估计警方一定会对几个当事人进行调查。

短期之内李凡高如果离开盐州,一定会引起警方的关注。而且警方不一定会允许李凡高在短时间内离开盐州。

第二个问题,就是齐络非在明珠市逗留的时间不知道多长,一旦被他发现他派过来的两名杀手都已经失败,并被警方抓住,那齐络非必定会逃遁。

李方高若想清除此人,必须抓紧时间,立即动身赶往明珠市。

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想要找到齐非,就如大海捞针般困难。

这是两个非常矛盾的问题,一个是必须要赶时间,争分夺秒;一个却不能离开盐州,离开会引起警方的怀疑。

李凡高坐在房间里,脑中思绪急速运转,思索着如何解决。

工科男李凡高又开始启用他的老方法,用逻辑学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

根据他分析方法,想要解决问题,一切的事情都要溯源。

解决这事件的源头就是张瑞峰!境外势力和齐络非请杀手组织针对的对象就是张瑞峰。

那么,解决问题必须要从张瑞峰身上着手。

思索了大约一个小时,李凡高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俗话说,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老是被动挨打,等着那齐络非安排人过来冷不防地来一下,那可不是办法。

再说了,他“浔阳江小白龙”可不是擅于忍受,只吃亏不还手的主。

按照他的性格,报仇不过夜才是他的处事方法。

若那齐络非就在盐州,他必定会今天晚上便杀上门去。

即便齐络非现在在几千里外的明珠市,李凡高也决定尝试一下,到明珠市去碰碰运气。

他起身出了门,向张瑞峰的房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