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丑陋的胜利,德州炼狱前的“磨牙”之战

2006年1月16日,夏洛特的夜晚,时代华纳有线球馆内却远没有上一场击败活塞时的那般火热。今晚的对手——孟菲斯灰熊队,如同联盟中一块不受欢迎的“牛皮糖”,悄然到访。

这支由老帅迈克·弗拉特罗执掌的队伍,在本赛季的西部(除了那支永远如石佛般稳定的马刺),几乎是所有追求流畅进攻和快速节奏球队最“讨厌”碰上的对手。弗拉特罗的篮球哲学简单而纯粹:防守!防守!还是TM的防守!极致的半场阵地,铁桶般的纪律性,将比赛节奏拖入令人昏昏欲睡的泥沼,然后在进攻端,依靠核心保罗·加索尔那与身形不符的柔和手感,一分一分地跟你磨。

比赛伊始,球馆内的气氛就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没有预想中的快速攻防转换,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切配合,只有一次次沉闷的半场阵地落位,一次次在24秒即将耗尽时的仓促出手。

“哐当!”

“梆!”

“当!”

刺耳的打铁声,取代了往常清脆的“唰唰”声,成为了今晚球馆的主旋律,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山猫队赖以生存的快速传切和三分战术,在灰熊队极具纪律性、如同绞肉机般的防守轮转和凶悍身体对抗下,寸步难行。杜洪的速度优势无从发挥,雷·阿伦和科沃尔的跑位空间被极限压缩,失误频频,被迫的强行出手更是屡见不鲜。

球场边的观众席,早已不复对阵活塞时的全神贯注。不少球迷开始打起了哈欠,低头玩着手机,甚至有人已经提前离场,显然对这场“催眠”大戏失去了耐心。球场上,身体对抗的闷响不绝于耳,但比分牌上的数字却如同蜗牛爬行般缓慢增长。

灰熊的进攻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加索尔偶尔利用身高和技术单打成功外,其他点的进攻同样便秘,失误和打铁也是家常便饭。

第一节结束,比分定格在令人瞠目结舌的15:18,灰熊队带着微弱的领先进入节间休息。极低的单节得分,将双方进攻的“便秘”程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半场战罢,比分牌上的数字更是让人哭笑不得——29:31,灰熊依旧领先2分。半场得分双方均未超过35分,这在崇尚进攻的NBA简直是“奇观”。整个上半场,两队就像是在泥泞的沼泽中艰难跋涉,每得一分都如同拔下一颗顽固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