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冰与火之歌:杀阵与革命
瓦乔维亚中心的喧嚣如同退潮般稍稍平息,但空气中依旧绷紧着弦。比分牌上,刺眼的红色数字定格在89:92,山猫队落后三分,比赛进入最后一节。
王宇航在暂停时布置的“死亡五小”实验,如同在油田上点燃了一把火炬,虽然短暂照亮了进攻,却也引燃了内线的熊熊烈火。韦伯的重炮轰鸣,硬生生抵消了山猫队外线的火力。现在,需要回归基本盘了。
第四节开局,山猫队率先调整阵容。杜洪、雷·阿伦、华莱士、迪奥、米勒,熟悉的五人组重新站上球场。这是山猫队最稳健的阵容,高低位双策应,空间逻辑清晰,进攻选择多样。
76人队方面,奇克斯也做出了应对。艾弗森领衔,搭配利文斯顿、兰多夫、托马斯和戴勒姆波特。这是典型的“艾弗森单核驱动”模式,托马斯主打与艾弗森的短挡拆,戴勒姆波特则负责护框和吃饼。
比赛重新开始,山猫队率先落位防守。王宇航选择了“2-3联防”,收缩内线,重点照顾艾弗森的突破路线。弱侧底线,华莱士如同潜伏的猎豹,伺机发动“Baseline Trap”,这是一个陷阱,考验的是76人队角色球员的外线投射能力。他们需要证明,他们能投进空位三分,否则,就只能按照山猫队的剧本走——将球分给中距离并不稳定的肯尼·托马斯。
76人队的进攻选择印证了山猫队的防守预判。艾弗森持球突破,立刻遭遇了迪奥和米勒的双人包夹。他果断分球弱侧,但接球的兰多夫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球回传给内线的托马斯。托马斯在罚球线附近接球,面对迪奥的防守,选择了中距离跳投。篮球磕筐而出,短了。
攻防转换,76人队立刻用“艾弗森条款(Iverson Cut)”回应。艾弗森无球跑动,借助戴勒姆波特的背掩护切出接球,同时,托马斯同步下沉做递手掩护(DHO),为艾弗森形成“Double Drag(双拖车掩护)”突破路线。这是一个精妙的战术配合,利用连续掩护,最大程度地解放艾弗森的个人能力。
艾弗森持球加速,突破了杜洪的防守,直扑篮筐。迪奥迅速横移补防,但艾弗森如同鬼魅般,在空中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抛投。篮球越过迪奥的指尖,划出一道高弧线,坠入网窝。
89:94,分差再次拉开。进球后的艾弗森,冲着山猫队的替补席,做了一个夸张的“聆听”手势,挑衅意味十足。“费城的篮筐比你们家客厅还亲切!”他的垃圾话,如同冰冷的刀锋,直刺山猫队的心脏。
雷·阿伦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场,仿佛对艾弗森的挑衅毫不在意。下一个回合,山猫队进攻。米勒在高位为雷·阿伦设置了一个“Elevator Screen”。这是一种合法的移动掩护,米勒如同电梯般的掩护,为雷·阿伦创造出短暂的投篮空间。雷·阿伦如同冷血杀手般,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拔起就投。
篮球精准命中,三分空心入网。92:94,分差再次缩小。雷·阿伦进球后,眼神冰冷地扫过艾弗森,如同在看一个跳梁小丑。“传奇该学会闭嘴打球。”他的回击,简洁而致命,如同冰冷的箭矢,瞬间穿透艾弗森的嚣张气焰。
双方巨星的隔空交锋,点燃了比赛的激情。76人队再次发动进攻,连续执行“芝加哥战术(Chicago Action)”。艾弗森弧顶持球,托马斯和戴勒姆波特在高位设置双背掩护(Double Back Screen),为利文斯顿创造空切机会。这是一个复杂的跑位战术,需要精准的时机和默契的配合。山猫队的联防轮转出现了一丝迟疑,华莱士的补防慢了一步,利文斯顿轻松空切上篮得手。92:96。
王宇航迅速叫了暂停。他意识到,单纯的“2-3联防”已经无法限制住艾弗森和76人的挡拆配合。他需要更具侵略性的防守策略。
暂停回来,山猫队的防守阵型发生了变化。联防依旧存在,但强度和重点完全不同。王宇航启用了“Jungle”模式。这是一种针对持球核心的强侧压迫防守战术。当艾弗森持球时,山猫队会在强侧布置三人包夹,如同丛林中的猎豹,从三个方向合围猎物。弱侧的华莱士则提前轮转,如同预判猎物逃跑路线的陷阱,拦截可能的传球线路。这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术,一旦包夹成功,就能迫使对方失误,但如果轮转不及时,弱侧就会出现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