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拿到“尚方剑”

楚君轶事 月光映水 2289 字 1个月前

在党政联席会上,于江涛宣读了县里下发的两份文件。文件内容涉及近期重点工作部署,尕依提安排了具体的分工。随后,党委、政府、人大各口的领导依次发言,就近期自己分管的工作进行了汇报。

轮到楚君发言时,他没有进行铺垫,直奔主题:“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项是山口村到乌拉台村的那条山路。经过三个村的共同讨论,这条路正式定名为‘幸福路’。村里的老者们已经把修路的开工仪式定在本周星期五。为了展示修路的决心,三个村村民决定把仪式搞得热热闹闹。于书记、尕依提乡长,请党委和政府尽快确定出席开工仪式的领导人选。”

于江涛翻看着工作笔记,片刻,他说道:“星期四我要去县委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会期两天,无法分身。沙吾提书记,你是修路领导小组的组长,你必须参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接着看向尕依提,“尕依提乡长,修路是我们乡里的一件大事,你也要尽量参加。”

尕依提低头看了一眼笔记本,沉吟片刻后,说道:“我尽量。星期五上午侯副县长要来检查夏粮入仓工作,这是县里安排的重点任务,我也必须亲自陪同。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和侯副县长一起过来。”

于江涛微微点头,表示理解:“这样很好。侯副县长来检查工作,正好让他看看我们亚尔乡的干部群众是如何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依靠主观能动性推动发展的。这次修路,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更是我们乡精神面貌的体现。我们要让上级领导看到,亚尔乡的干部群众有能力、有决心,也有干劲,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

楚君接着汇报道:“第二项工作是:山口村的蔬菜大棚已经到了关键时期。目前,三个村的大棚蔬菜长势旺盛,马上就要进入销售旺季。我前两天从县财政局拿回了3万元,县财政还欠12万元的财政拨款。这笔钱对农户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他们后续投入的资金周转。我最近一段时间都在修路施工现场上,实在抽不出时间往县里跑。于书记,您经验丰富、人脉广泛,希望您能够出面跟县财政局协商一下,看看如何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于江涛微微皱眉,他和县财政局局长路翔勇曾经是同事,但两人关系一直不睦。但是在这种场合,他自然不能明说,只能转头看向尕依提,说道:“尕依提乡长,小楚乡长最近事情多,我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修路是大事,蔬菜销售也是关乎民生的要事,不能耽误。你看派谁专门盯着办理此事?”

尕依提环视一圈会议室,目光最终落在杨益民身上。他说:“杨乡长,听说你跟路局长关系不错,平时也常有往来。怎么样,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去县财政局跑跑吧,争取尽早把这笔拨款落实下来。”

杨益民点头应道:“好,我这就去办。不过,我听说县财政资金很紧张,可能我得多跑几趟,多做做工作。但我会尽力而为,争取早日把余款拿回来。”

楚君微微停顿,继续说道:“第三项,泰来克村的交通情况实在令人揪心。泰来克村被泰来克河阻隔,交通极为不便,这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的驻村和扶贫干部多次向我反映,村民们种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物资也很难运进来。村民们眼巴巴地盼着能有一座大桥,把他们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看到于江涛和尕依提的表情微微凝重。于江涛、尕依提两人在当地主政多年,泰来克村的困境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乡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捉襟见肘,修建大桥这样耗资巨大的项目,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只能望河兴叹,心中满是无奈。

楚君的声音很低沉:“我知道,修建大桥的难度很大,资金缺口也很大。但村民们盼着这座桥,盼了太久”

于江涛沉默片刻,神情中透出一丝无奈,他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泰来克村的情况,确实棘手得很。修桥,无疑是解决交通难题的最好办法,可这得花上一大笔钱啊。咱们乡里现在的财政状况,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连修路的资金都还缺口不少,修桥的事……”他目光转向尕依提,语气里带着几分征询与无奈,“尕依提乡长,你看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