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裴源行军北路,但见此地多生灌木、杂草,有半人之高,且正值隆冬,草枯叶黄,又有北风呼啸,若是火起,定然连绵。
裴源越走越慌,其心中隐有不安,遂令斥候反复探查。
只是周边尽是茫茫枯草,绵延无尽,伏兵趴在草中,斥候又如何能察觉?
如此前军率先深入,观望四周,并未有伏兵出现,裴源心中稍安。
遂派中军后军跟上,裴源身在中军,粮草辎重跟在后军。
如此行至正中,忽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草木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
北风一吹,火势愈猛。官军人马俱惊,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淮阴军趁势冲杀,裴源处在中军,四面皆是大火,八方尽是喊杀,浓烟滚滚,看不清伏兵多少,只觉无穷无尽。
当是时,哪里还有胆子迎战,急命手下速逃。
伏兵谨记军师之命,并未紧追,假意追了二里遂止,转而包抄后军辎重,截下粮草辎重无数。
却说另一边,裴源夺路逃亡,知北有大河阻拦,恐敌军在河间设伏,遂往东逃去。
一干人马夺路狂奔,丢盔卸甲,人疲马乏,总算逃了出来。此时的官军数量已是大减,除去那些被烧死的、熏死的、践踏的、投降的、走失的,剩余之兵只有两万人左右。
裴源多有劫后余生之感,欲效仿古人仰天而笑,只可惜连番奔逃令他口干舌燥,难以发声。
粮草辎重丢弃在后,军中无粮少水,士兵饥渴之甚。
有手下将领道:“将军且看,前方有一处梨林,我等可前往摘梨而果腹。”
裴源闻言大喜,遂催促士兵急行。
事实上,梨林哪还有什么梨,百姓为求果腹,早在酸涩之时便将梨子摘光了。
只是裴源家中虽说不是国公勋贵之家,却也是名门大将之后,自是不知百姓疾苦。
官军兵马很快到了梨林,正欲进林,却见林中一匹匹沉睡的猛兽睁开了眼睛。
千马齐奔,地面隆隆作响。
黑色的洪流从梨林中冲出,战马沉重的嘶鸣搭配铠甲的敲击声犹如死亡之乐一般恐怖。
一柄柄战矛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划破空气,带着极致的力量与速度冲来。
裴源的表情瞬间变成了极致的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