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滩沙江防线

滩沙江,位于中星合众国中部靠近南部战区的位置,是一条长约1200多公里的江流。

它蜿蜒流经多个市县,为附近居民和城镇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滩沙江的江面宽阔,平均宽度约两公里,水深处更是达到了40多米,深邃而神秘。

江流两岸,大多是平坦的浅滩,沙石在江水的长期冲刷下显得格外细腻。

浅滩上,偶尔可以看到几块被水流打磨得圆润的石头,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近年来,合众国为了保护水源和生态资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了对滩沙江的开发。

因此,这条江流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状态,两岸植被丰富,但人迹罕至。

沿着江岸,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小村庄,村民们的生活与滩沙江紧密相连。

曾经的村民们或是在浅滩上捕鱼,或是在江边洗菜洗衣,滩沙江的水滋养着他们的生活,也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

滩沙江,就是这样一条宁静而伟大的河流,它以宽广的胸怀滋养着这片土地,以无尽的包容守护着两岸的生灵。

然而,世界末日的来临,却摧毁了两岸居民原本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想要渡过滩沙江,主要依靠四条跨江大桥,以及周边市县的几个渡口。

其中,滩沙江最大的渡口位于云林县的中段,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个渡口规模庞大,码头长达数公里,用坚固的混凝土和钢材搭建而成,足以容纳数二十几艘大型渡船。

码头上设有多个泊位,每艘渡船都能同时搭载数百人和大量物资。

渡口的入口处,设有宽敞的候渡大厅,里面摆放着长椅和简易的休息设施,供等待过江的人们使用。

大厅外,是一片开阔的广场,用于停放车辆和堆放物资。

广场上,车辆和人群川流不息,显得格外繁忙。

然而,随着南部战区局势的紧张,这个大型渡口也被封锁,承担了从南部战区想要横渡滩沙江的所有人流和物资的运输工作。

原本宁静的渡口变得繁忙而嘈杂。

码头上搭建了多个哨站,警察或者武警,手持自动步枪,穿梭在密集的人群中,以防止有不法分子趁机作乱。

渡船的频率也大幅增加,它们不再像往常那样悠闲地穿梭于江面。

现在,渡船不仅要运送平民,还要运输大量的物资和军事装备。

南部地区的一些军工产业的重要工业设备也急需加紧运输。

这些军工设备体积庞大,往往几台机器就会使渡轮完全超载。

为了确保运输效率,渡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得有任何延误。

江面上,渡船来来往往,汽笛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刺耳。

在渡口的另一侧,等待过江的人群和车流排起了长队。

他们有的背着行囊,有的抱着孩子,脸上带着疲惫和焦虑。

士兵们维持着秩序,确保人群有序等待。

尽管局势紧张,但这个大型渡口依然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和未来。

滩沙江北岸的壁水市,是一个依河而建的小城市。

这座城市规模不大,占地仅二十多平方公里,能发展起来,完全是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周围几个渡口的便利交通。

城市虽然不大,但生活氛围宁静祥和,居民们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然而,壁水市,这座原本宁静的小城,如今已被紧张的军事氛围笼罩。

整座城市已经进入戒严状态,第455暂编预备役步兵师的驻地就设立在此,同时,滩沙江总指挥部也坐落于壁水市的市政大楼。

城市的主干道上,每隔几百米就设有一个临时检查点,这些小型临时检查站大概只有一个班的驻守兵力。

他们的任务是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检查。

检查点旁边,摆放着一些简易的路障和沙袋,用来阻挡可能的袭击。

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偶尔有几辆车经过,也都是军用车辆或经过特别许可的车辆。

在城市的各个重要位置,如桥梁、渡口、交通枢纽等,都有士兵站岗。

这些预备役士兵穿着厚重的军服,戴着头盔,手持步枪,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士兵们正在忙碌地构筑炮兵阵地。

十几门155毫米牵引式火炮被拖到预定位置,炮兵们迅速展开工作,调整炮位,安装瞄准装置。

炮口直直地对准了滩沙江南岸。

阵地周围堆满了沙袋,用来保护炮位和弹药库。

持枪的士兵在阵地周围设置了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原本用于办公的市政大楼,现在也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军事指挥所。

大楼的外墙上挂满了军事标志和标语,门口设置了两道警戒线,由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守。

大楼内部,原本的办公室被改造成作战室、会议室和通讯室。

作战室内,巨大的地图挂在墙上,上面插满了各种颜色的标记,显示着当前的战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桥梁上,几十辆运载着军工设备的军车缓缓驶过。

由于车身和载货重量巨大,加上地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层,轮胎极易打滑。

为确保行驶安全,防止车辆失控,军车轮胎都缠上了防滑链。

工兵们则正在通过滩沙江的四座桥梁上紧张地安放炸药。

这四座桥梁是跨越滩沙江的关键通道,一旦形势急转直下,这些桥梁将会被炸毁,以切断感染者的扩散路径。

如果桥梁被炸毁,感染者将只能选择横渡滩沙江。

然而,病毒在水源中的传播能力,却犹如一把利刃悬挂在众人的心头。

幸运的是,据国家卫生防控部门的研究,目前病毒的传播途径仍在继续退化。

初步推断,病毒可能正在牺牲自身的传播能力,转而加强感染者的攻击力和自愈能力。

如今,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直接撕咬和感染者本身的血液。

一旦病毒脱离宿主,它将迅速失去感染能力。

否则,如果感染者进入河流中,病毒必然会通过水源传播,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这种好坏参半的变异也使得所有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担忧之中,难以判断是好是坏。

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

原本热闹的市场和商店已经关闭,街道上空无一人。

居民们被要求待在家中,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偶尔有几声狗吠或孩子的哭声,打破了城市的寂静。

士兵们的脚步声和车辆的轰鸣声,成为了这座城市新的背景音。

壁水市,这座原本宁静的小城,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同时也是临海市以及南方军区所有部队的唯一退路。

市政大楼内,滩沙江江防总指挥孙逸飞上将站在单人作战室的中央,目光凝重地盯着墙上的布防图。

作战室内,地图上插满了各种颜色的标记,清晰地显示着当前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的位置。

下方的桌子上摆着一面中星合众国的国旗,鲜艳的红色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正中央的墙上挂着一幅牌匾,上面用毛笔写着八个大字:

“为国为民,得其所哉。”

旁边的时钟滴答作响,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两天前,国防部突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抽调部分兵力,在滩沙江构筑防御工事,以防止南部战区的边境线和临海市出现崩溃的情况。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战略层面上对当前严峻形势的深刻洞察。

滩沙江,作为一条天然的地理屏障,其宽阔的江面和复杂的水文条件,为阻挡感染者的攻势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国防部的意图十分明确:利用滩沙江的天然屏障,为后续部队的动员和各方面做足准备争取宝贵的时间。

然而,现实的残酷远超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构建好工事和动员部队何其困难。

灾难爆发仅仅不足一个星期,全国兵员伤亡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280多万。

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它代表着无数家庭的破碎,无数生命的消逝。

这场灾难,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世界,将一切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