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夹菜,两个小家伙把给对方夹菜都整出了一股较量不服输的味道。
说来也真是奇妙,或许真如人们常说的,血浓于水。
旸哥儿和昭哥儿这两个小兄弟,旸哥儿在家有私人讲师,昭哥儿则在外祖崔家读书,两人平时并不在一处,只是偶尔相聚玩耍,相处的时间算不上多,可感情却浑然天成的好。
没有丝毫生疏与隔阂,一见面就亲昵得如同整日相伴的玩伴。
这种天然的亲近,除了血缘使然,无从解释。
……
有权势的人想扭转风声,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不过三五天后,京城中的风评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甚嚣尘上的谢珩和丫鬟厮混的流言,竟如清晨的薄雾,在暖阳的照耀下消散得无影无踪。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资悄然转变。
取而代之的是关于谢珩和乔乔感情深厚、夫妻恩爱的流言,就像长了翅膀一般,在城中迅速传开。
以至于谢珩出门时,总能听到旁人夸赞他娶了个好妻子,眼神里满是羡慕;
乔乔出门去哪家赴宴吃席,也会有相识的人笑着打趣,话里话外都是艳羡她。
乔乔听罢心里觉得怪好笑的。
想当初,她和谢珩的婚事刚定下来的时候,这帮人可不是这么说的。
那会她们一个个的都说谢府三公子性情清冷,清高孤僻,一看就非体贴良善之人,又是武举出身,没得是个粗莽不知轻重的,崔家女那样娇生惯养锦绣堆里长大的娇娇儿,哪里消受得住这样的高山白雪清冷之花。
总之,这门婚事最初定下之时,贺喜之人是有,一口一个天作之合门当户对的人也有;
但这些人嘴上说一套,背地里没有不嘀咕。
都觉得她婚后定被婆家磋磨,不得丈夫喜爱,郁郁不得欢。
假以时日,只怕京城里又多了一对貌合神离的怨偶。
人啊,最会的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