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敌。
非需用兵之策。
以国盛而制国弱,是以攻心灭势为上。
大汉对于荆扬的攻势从未停止过,邓芝不过是权衡利弊,进言讨伐严白虎,便能给孙策埋下一根蹂躏身心的尖刺。
不管是孙策,或凌统都看不出进言所谋,还要道一声好计策。
回府之后。
邓芝遥望洛阳方向,躬身作揖长拜。
感受着体内源源不断的气力,眼中满是对天下承平的期待。
如今,大汉有天子,有储君,更有辉煌之未来,当不臣者平定,便是中兴之世,未来必将超远文景之治,迎来从未有过的盛世。
时间进入二月末。
各州郡筹备大考取仕之时。
洛阳。
天工府之内。
诸葛亮望着刘晔。
一股烦躁,疲惫之感,由心而发。
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用自己与黄月英的专利,更进传动技艺,还让他们协助打造新的车舆。
“如何。”
刘晔讪笑着放下从西市买来的热蜜茶。
“尚好。”
黄月英靠着大椅,死死抱着琉璃茶杯,嘶哑道:“铁料的强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你知晓车轮是由辐,辋,毂组成,如今我们以细的铁质辐条取代木制,不过多增加一些辐条连接辋,毂而已,至于传动的棘轮锻造需要工部出手,且受力的链条需要重新设计,增加咬合之力!”
“那便好。”
刘晔顿时松了口气。
“还有啊!”
诸葛亮吮吸着蜜茶,幽怨道:“工部下达公文,天工府,工部大匠,还有公羊的工学学子都要参与工坊改造,用你所设定的传动来替换旧水车传动!”
“哈。”
“那……!”
刘晔尴尬的笑了笑。
这些事情,劳累两个与他一般大小的学子,确实有些不妥。
然而,这是利国利民之事,且诸葛亮,黄月英,负责车轮的精进,非他所能更改。
“刘兄。”
诸葛亮猛的直起腰,问道:“你如此擅长技艺,可识得马钧,传闻他是从三辅考入公羊工学,是罕见的大才,已经改进了织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