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做官的老毛病最容易犯

朱由校调了东西二厂辅助锦衣卫处理外部问题。

同时,他也有一定的因素,时常外出,降低了对国内的监督和严厉惩处。

下面的官,尤其地方大力的监督力度降低。

海瑞虽然一直在查,但是地盘太大,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诸葛卧龙回到府邸,便意识到帝国官吏又出问题了。

之所以去宫里汇报工作,目的就是试探天子的态度。

狄仁杰、包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都在诸葛府邸等待答复。

诸葛卧龙进来后,看着这群人,脸上显得很是严肃。

“帝国的官僚主义病犯了。”

“陛下虽然没有点破,显然现在没有精力,所以本官才希望你们开始配合督察员进行小规模地整顿。”

“不能等陛下亲自出来,我们才去做。”

“这显得我们过于无能,是什么事儿都要陛下出面,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干什么?”

大明本土系的人才,大部分都在其他部门,或军事部门里面。

这是帝国的核心,更是最早跟随天子的人。

他们必须保证军队系统不能出问题。

通过对外的两线作战,显然军队没有出现多大的问题,反而是行政方面的官吏出问题。

诸葛卧龙主管内政,自己管理的方面出问题。

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不能把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

他要是这样做了,只怕他这个首辅也做到头了。

陛下要的是能官,可不是庸官,更不会用那种和稀泥的官。

其实大明外戚中也有大批人才,不过这些人才都没有涉及内政。

大部分都喜欢在赏金猎人公会里面做事。

也有一部分人都在涉外部门工作,没有一个选择做封疆大吏或在中枢工作。

他们更喜欢去容易立功的部门。

这一次出现的问题,都牵扯的外戚极少,都没有多大问题。

狄仁杰道:“这些人啊,忘记百多年前帝国新政推行的艰难,忘记了帝国当年面临的危局。”

“帝国能有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

“他们已经忘记了我等做官的本分。”

包拯冷笑道:“忘记了就让他们清醒,死一批人就知道帝国需要什么样的官。”

他们都不是大明本土,但是现在疆域太大,监督体系跟不上帝国扩张速度。

大部分出现这类问题的,都是隋州、宋州、元州以及现在的荒州。

原来的大明统治固有区都没有多大问题。

“陛下没有多余的精力整顿官场,便由我们内阁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