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回事儿?我说这两天怎么没见着福全这个狗东西,原来是他造的孽,牵连了这么多人!冤枉啊!”一个太监感叹道,“小心着点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骂得正起劲时,突然一个眼尖的太监脸色一变,低声喝道:“噤声!巡宫的来了!” 众人顿时吓得闭上了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各自散开,可心里的那份怨恨,却如同火苗一般,在心底暗暗燃烧着,却不知道该向哪儿撒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由于刘墉等人保护颙琰有功,刘墉、王杰、钱沣三人都得到了乾隆的嘉奖。刘墉晋升上书房总师傅,兼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官居一品。王杰为东阁大学士、上书房师傅、兵部尚书、总理礼部事务,官居一品。钱沣为左都御史,官居从一品,赏双眼花翎。朱珪赏双眼花翎,白银五千两,京中宅院一处。
事件过后,颙琰对朱珪说道:“这刘墉是不是太狠了点,一下子让宫里那么多太监死于非命,这样不好吧!”
朱珪淡然一笑说道:“非也!殿下岂不知东汉末年,由于太监当道致使东汉灭亡的事儿?如果东汉太远,那么前明太监当道的事儿就在眼前,难道殿下也不知道?故此,那些心地不干净的东西除掉更好!绝不能让那些阉人当道,有一个便杀两个,才能震慑他们!”颙琰听后,虽说难以接受,但感觉很有道理。
时间转眼到了乾隆五十四年,和珅小老婆的娘家侄儿贵林,仗着姑父的权势在京城横行霸道。一日,他偶然瞧见一个美貌的农家女子,见女子出身普通,便色胆包天,将人强掳回府。
女子家人得知后,赶忙到顺天府尹处击鼓鸣冤。可这顺天府尹惧怕和珅的势力,不但不惩处贵林,还与他狼狈为奸,颠倒黑白,把受害女子关进大牢。那女子不堪受辱,羞愤自尽。其父母悲痛欲绝,四处奔走告状,最后找上了朱珪。
朱珪听闻此事,义愤填膺,决心为这家人讨回公道。他乔装打扮,身着粗布麻衣前往顺天府尹处告状,还故意激怒府尹。府尹果然中计,命人将朱珪打了一顿板子,随后关进大牢。朱珪的管家朱仪见老爷许久未归,便到顺天府要人。府尹这才知晓自己打了朝廷一品大员,吓得脸色惨白,急忙到牢中赔罪。
朱珪却不打算轻易放过他,对府尹说:“你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如此胡作非为,还擅自将我关入大牢。今日你若不把贵林抓来关在此处,我就不走了!” 府尹夹在中间,两边都得罪不起,只好去找和珅拿主意。
和珅思索一番,担心此事闹大传到乾隆耳中,自己面上无光,便暂且妥协,让顺天府尹先把贵林关进大牢,等朱珪出狱后再另做打算。
但朱珪怎会让和珅如愿。第二天,他故意向乾隆请假,称自己被人殴打,无法上朝。乾隆本就觉得宫中生活乏味,听闻此事,好奇心顿起,下朝后便直奔朱珪府上,想看个究竟。
朱珪见乾隆前来,心中暗喜,趴在床上呈上三封奏章。第一封奏章,他恳请乾隆嘉奖和珅,夸赞和珅大义灭亲,将小舅子贵林关进大牢。乾隆向来宠信和珅,一听这话,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还下旨赏赐和珅。
紧接着,朱珪呈上第二封奏章,状告顺天府尹与贵林相互勾结、徇私枉法。乾隆看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斩杀顺天府尹。
此时,朱珪呈上了第三封奏章,请求乾隆下令斩杀罪魁祸首贵林。乾隆这才发觉自己掉进了朱珪设下的圈套,可前面已经下旨嘉奖和珅、斩杀顺天府尹,如今若不杀贵林,这两道圣旨岂不没了依据?
和珅虽有心保住内侄,却一时也想不出解救之法。而朱珪趁热打铁,催促乾隆下令。乾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斩杀贵林。就这样,朱珪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成功惩治了恶人,为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而这件事儿,也给朱珪今后带来了灾难,这是后话。
却说贵林被斩之后,由于和珅有大义灭亲之举,免除了惩罚,很快官复原职,又成了朝中风云人物。这个时候,永瑆、永璘二位王子已经看透了和珅的嘴脸,也知道和他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倒霉翻船,所以这哥俩对和珅开始敬而远之。转而,永瑆投到了王杰的门下,成了王杰的学生;永璘投到了朱珪的门下,成了朱珪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