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再派钦差

廓尔喀军队见清军败退,以为有机可乘,便一路追击。他们追着海兰察的骑兵,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福康安设下的埋伏圈。

当廓尔喀军队全部进入山谷后,福康安一声令下,顿时山谷两侧喊杀声四起。清军从两侧山峰上冲下,如猛虎下山一般,将廓尔喀军队团团围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廓尔喀军队这才意识到中了埋伏,但为时已晚。他们被清军前后夹击,顿时阵脚大乱。福康安身先士卒,带领着清军将士们奋勇杀敌。战场上,刀光剑影,鲜血飞溅。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廓尔喀军队虽然陷入困境,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拼死抵抗。福康安深知,若不能尽快结束战斗,一旦敌军援兵赶到,局势将对清军极为不利。

于是,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将士们,今日就是我们扬威之时,杀尽敌军,保我大清边疆!”清军将士们士气大振,纷纷舍生忘死,朝着敌军冲去。

经过一番苦战,清军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廓尔喀军队死伤惨重,残兵败将狼狈逃窜。福康安看着远去的敌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下令收兵。他知道,敌军虽然吃了败仗,但肯定还会有后续动作,自己必须保持警惕。

而在京城,苏凌阿被召回后,乾隆皇帝亲自在养心殿审问他。苏凌阿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面对乾隆的质问,他起初还妄图狡辩,但在乾隆拿出福康安奏章中的证据后,他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受和珅指使,陷害福康安的事实。

乾隆听后,气得浑身发抖:“和珅啊和珅,朕如此信任你,你却做出这等事来!”乾隆当即下令,将苏凌阿打入大牢,等候发落。同时,他也对和珅起了深深的戒心。

经过此事,乾隆更加坚定了平定藏边之乱的决心。他深知,边疆战事关乎大清的安危,绝不能因为朝堂上的争斗而受到影响。于是,他再次下旨,对福康安及前线将士们进行嘉奖,并命他们乘胜追击,彻底平定廓尔喀之乱。

福康安接到圣旨后,看着营帐外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但他有信心,一定能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还藏边百姓一个太平。

然而,廓尔喀方面虽然吃了败仗,但他们并不打算就此求和。他们一面收拢残兵,一面派人向周边国家求援。而在京城,和珅虽然因为苏凌阿之事受到了乾隆的猜忌,但他并不甘心失败,还在暗中谋划着新的阴谋。

藏边的战火依旧在燃烧,京城的朝堂也依旧暗流涌动。福康安和他的将士们将如何应对廓尔喀的再次反扑,和珅又会想出什么新的阴谋来干扰战事,这一切都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大清的天空,等待着被一一揭开……

福康安在藏边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京城,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百姓们欢呼雀跃,称赞福康安的英勇和大清军队的威武。然而,在这表面的欢乐之下,却隐藏着重重危机。

和珅在苏凌阿之事败露后,表面上收敛了许多,但他内心却愈发怨恨福康安和刘墉。他深知,若不扳倒福康安,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他又开始在暗中勾结一些心怀不轨的官员,密谋新的计划。

这一日,和珅邀请了几位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大臣到府中密谈。书房内,气氛凝重。和珅面色阴沉地说道:“诸位,福康安如今在藏边屡立战功,深得皇上信任,再加上一个阿桂和海兰察,长此以往,我们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啊。”

一位名叫吴省钦的大臣皱着眉头说道:“和大人,那您有何高见?如今福康安势如破竹,我们想要轻易扳倒他,恐怕不太容易。”

和珅冷笑一声:“哼,福康安虽然厉害,但他远在藏边,对京城的局势了解有限。我们可以从他的后勤补给方面下手。只要断了他的粮草,看他还如何打仗。”

另一位大臣犹豫地说道:“和大人,此举风险颇大啊。一旦被皇上发现,我们都吃罪不起。”

和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富贵险中求!只要我们做得隐蔽,皇上不会轻易察觉。我已经联络了几位负责粮草运输的官员,只要我们稍加运作,就能让福康安的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到时候,他在战场上必定会陷入困境,我们再趁机弹劾他作战不力,皇上必定会对他产生不满。”

众人听了,觉得和珅的计划虽然冒险,但也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于是,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开始商讨具体的实施细节。

而在藏边,福康安并没有因为之前的胜利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廓尔喀人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卷土重来。于是,他一面加强军队的训练,一面派人四处打探敌军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