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刘府劫难

然而,雍正年间,他的命运出现波折。雍正二年,遭宗人府弹劾,爵位一降再降,由郡王降至贝子,后又沦为镇国公等。好在雍正八年,他的郡王爵位得以恢复,似在命运的沉浮中暂获喘息。

乾隆继位后,胤裪迎来新的转机,被晋封为履亲王。乾隆委以他管理礼部事宜的重任,此后还让他负责修撰《皇考本记》以及充任“会典馆”总裁等重要事务,足见对他的信任与看重。但命运无常,乾隆十五年,他的独子弘昆不幸夭折,这无疑是沉重打击。乾隆见状,将四子永珹过继给他,以延续其后嗣。

所以,履亲王和咱这位乾隆皇帝的关系,也非等闲。在朝堂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因此,勤格格去找履亲王和太后,我去找和硕诚亲王。我们把所有孩子,包括张成的孩子,一起送到了履亲王府安置。这里咱说一下,这些围困的军兵不敢拦我们吗?说实话,没人敢拦,勤格格的那把剑谁也惹不起。

勤格格如何找履亲王和太后暂且不表,却说我骑马到了诚亲王府,见到王爷后就把刘墉入狱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王爷听后,立刻叫来了方聚贤问道:“刘统勋之事你可知晓?”这方聚贤一进门我就认了出来,这不是在山东诸城给我送信又烧掉、微山湖撑船的船夫、洛阳挑柴给我银子的那个人吗?只见方聚贤答道:“卑职,未曾收到过关于刘统勋的事儿!”“赶紧了解清楚,看看是怎么回事儿?”王爷听后脸色发寒。当王爷扭头看到我惊讶表情时说道:“很吃惊是吧刘安!没想到方聚贤是我的人对吧?”我点头称是。王爷只是一笑,说道:“你拿着我的令牌,调一队京城护卫赶回刘府,莫要任何人伤害刘府大小人等,违令者杀!其它的事儿,不要管了!”“嗻!奴才遵令!”我接过令牌,快马加鞭赶到护卫大营,调了一队护卫亲兵赶回了刘府。

这护卫亲兵可不一般,他们个个身穿黄马褂,头戴七品顶戴,威风凛凛往那一站。那些个军兵一个个都退到了刘府门外,不敢靠近。

咱也不知道,勤格格是怎么跟王爷和太后说的,反正第三天这老二位一起到了刘府。先安慰了老夫人刘统勋的太太,又安慰了单莹嫂子。然后招呼我说:“刘安呐!带上我给刘墉的朝珠,咱们去刑部大牢看看我儿子刘墉去!”“嗻!”我赶紧答应一声,揣好那个装着朝珠的木盒。跟着老二位一起去了刑部大牢。

刑部官员一看这种阵仗,连同刑部尚书阿克敦都赶紧出来迎接。这老二位也不理他,径直朝着刑部大牢而去。早有皂吏通知了牢头,这牢头一听是太后及履亲王前来探望刘墉,一个个吓得赶紧给刘墉换了干净的牢房,把刘墉收拾的也干干净的,体体面面的。

当太后及王爷见到刘墉,太后说道:“儿呀!哀家听说你被关在了这里,就和履亲王过来看看你!你可好呀?”刘墉开始不知道为什么牢子们又给他洗、又给他换衣服、又给他换牢房,里里外外都陪着笑脸。看到太后前来,一切都明白了。又听到太后如此之说,刘墉委屈的一下哭了起来。看吧,一个已经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哭的那个痛呀!鼻子一把泪一把的哭了个一塌糊涂。惹得太后也跟着掉眼泪。

等刘墉哭罢,太后伸手向我要过朝珠说道:“墉儿呀!这朝珠为何不戴在身上呀?这可是你的保命符!你这个傻孩子!来,让哀家给你戴上!”说完,把曾经太后戴过的朝珠,挂在了刘墉脖子上说道:“以后就戴在脖子上不用摘下!领旨吧!”“孩儿领旨谢恩!”刘墉边说边叩了三个响头。

然后,对身边的刑部尚书阿克敦说:“在未结案之前,胆敢加害刘墉,哀家剥了你们的皮!”“奴才们遵旨就是!”刑部大小官员不敢怠慢齐声应承。

太后回头对我说:“刘安呐!自今儿个起,你每日前来给刘墉送饭。看看刘墉我儿有没有受罪,所有人为难刘墉,就告诉哀家,哀家到想看看,有那个不长眼的如此大胆!”“嗻!奴才遵旨!”我赶紧回复道。

小主,

看罢刘墉,太后和王爷都回去了。再看那些刑部官员,个个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摘下顶戴都在擦额头的汗珠。

半月后,傅恒傅中堂的奏表来到了朝堂、方聚贤的调查结果也到了诚亲王手中。经过这一查,原因不在刘统勋。原来是班第、鄂容安兵败自尽在先,刘统勋上奏撤兵在后。根本不存在延误军机这档子事儿。

经过和硕诚亲王及履亲王共同奏请,刘统勋、刘墉皆官复原职。虽然闹了一场虚惊,但也让人心惊胆战,终身难忘。也让刘墉深刻的理解了刘统勋不让他入朝为官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