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付钰认亲

在府衙的各个角落,还设有架阁库和仓库。架阁库用于保存文牍、档案,那些珍贵的文件就像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仓库里存放着物资、财物等,为府衙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小主,

府衙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围合,四隅设有水井和更房。水井为日常用水提供了便利,更房则是守护府衙安全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看到他们在府衙周围巡逻,确保府衙的安全。

这就是乾隆时期较大府衙的结构与作用,我们一干人等被总督书麟迎到了总督府三堂落座。

落座、奉茶必不可少,一阵寒暄之后,书麟开口问道:“不知刘大人今日到我总督衙门有何贵干?”

刘墉见书麟首先发问,便直截了当地回复道:“下官奉皇上旨意,前来江浙一带查验官仓是否充实,不知书大人可有指教?”

“既然刘大人奉旨行事,那肯定有皇上的金牌令箭,能否让本官一观?”嘿,这小子还要验一验刘墉是真是假。

刘墉也不客气,随手从怀中掏出金牌,又命我拿出令箭,还让他看了乾隆的天子剑。

书麟看了之后尴尬地笑了笑说:“刘大人尽管查验本都治下所有官仓,如有不实,甘愿领罪。”

刘墉说道:“下官这里有几本账目,想让书大人指教一二。”说完掏出账目让书麟观看。

书麟看了好几遍说道:“此等账目并无不妥呀!”

刘墉又掏出那个单独账目让书麟看,书麟看了以后问道:“这本账目与其他账本有何关联?”

刘墉说道:“这单独账目与其他账目在一些官仓相同仓屯的记录不同,官仓仓屯账目上记录的是稻谷的数量,而这个单独账目记录的官仓仓屯是银两,请问书大人,这是为何呢?”

书麟一听这话脸色立马有所变化,他表示这些东西说明不了什么,只不过是有人闲得没事故意写着玩。

刘墉表示不然,无风不起浪,这官仓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人话不投机,各执一词,闹了个不欢而散。书麟最后撂下一句话,如果刘墉查不出毛病,将要参奏刘墉的栽赃陷害之罪。

刘墉也不甘示弱,表示如果查不出其中阴谋,便退出官场永不为官。于是带着我们离开了总督府。

走在江宁府大街上,刘墉紧锁眉头,只顾思考,也顾不上看江宁府的繁华,径直走到馆驿住下。

晚饭后,我和刘墉在房间内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深入调查时,只听到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看,竟然是铃铛姑娘。

铃铛姑娘进门后把门关好,双膝跪倒给刘墉磕头道:“刘大人,自小女子跟随刘大人以来,就看到刘大人大公无私,一心为国为民着想,今日从刘大人与那书麟的一场对话更能体会到,刘大人不畏权势,敢于伸张正义。故此小女子可以放心依靠刘大人给小女子申冤!”

刘墉听后疑惑地说:“铃铛因何说出此话,你又是何人,起来说话,因何让我为你申冤?你有什么冤屈不妨讲来!”

铃铛站起身坐在一边娓娓道出了她的身世及冤屈。

这位铃铛姑娘原来是雍正年间浙江道监察御史谢石基的女儿谢玲儿。因乾隆初期两帝迭更时,朝廷顾不上江浙一带的事,而谢石基却掌握了江浙一带从都抚到府县一众官员挪动公款、倒卖官粮、收受贿赂、贩卖私盐的重要证据。由于事情泄露,被人追杀。

在谢石基携同家眷跑到一个庵堂时,遭到了灭门之祸。而谢玲儿当时只有三岁,被一个老尼姑藏了起来才避免了一死。后来杀手走了之后,老尼姑给她换衣服,发现了她衣服夹层内的东西,乃是白布上用血写成的江浙一带众多官员的罪证。

从此老尼姑收她为徒,教了她一身功夫。十年后老尼姑圆寂了,她便走遍江湖,寻机报仇。不想遇到了我们,就想借助我们的力量。当她看到我们一路探访查实、消灭了“黑影会”,抓捕了林氏二虎,林三虎又畏罪自杀,还看到我们不畏权势,敢于与两江总督硬碰硬,今日便把一切都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