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巧助纪昀

很快,会考的日子来临。纪晓岚怀揣着长烟袋锅进入考场,心中底气十足。考试期间,他烟瘾发作时,便拿出没有烟丝的长烟袋锅嘬上两口,引得周围考生纷纷侧目,但他却浑然不在意,只顾专心答题。

殿试的时候,乾隆看到了他的长烟袋锅,也是好奇。只见他空嘬两口不冒烟儿,保和殿里一点烟味也闻不着,乾隆欣慰地点了点头。

即便,他全部答完。但是,由于没有烟抽,他的答卷还是逊色了许多。本次贡院红榜得第二十二名、殿试金榜获得二甲第四名的好成绩。

几日之后,会考放榜,纪晓岚兴奋地跑到刘墉家中报喜,刘墉也为他感到高兴,二人在刘墉家中摆酒庆祝,喝得酩酊大醉。

这回纪晓岚收敛了许多,对单莹嫂子绝不多看一眼。因为烟杆太长的原因,烟也不抽了。

这里恐怕有人要问,刘墉怎么就对纪晓岚那么上心?怎么就会花这么大的心思帮助纪晓岚呢?

一呢,刘墉很认可纪晓岚的才华,两人又是莫逆之交,刘墉又喜好结交一些德才兼备的朋友。二呢刘墉在帮助乾隆讲解经史子集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呈报上来各地举子的名单。当看到纪晓岚的时候,刘墉就夸了他几句。乾隆听后想起了乾隆十二年时纪晓岚那呛人的烟味,就一脸的不屑,表示此人不取也罢。

小主,

就这样,刘墉暗地里就想帮纪晓岚一把。所以,纪晓岚求到刘墉的时候。刘墉就义无反顾地给他定做了这么一根铜烟杆。反正你抽的时候,要不让别人给你点烟,要不费点劲自己点。就是不能让你顺顺当当的抽。

三日后,考上进士的举子进宫举行谢恩礼,满朝文武皆做陪伴,我和刘墉也在行列之内。不过我只能作为侍卫站在乾清宫大殿之外。

时至卯时,晨光熹微,天际泛着鱼肚白,乾清宫前的广场上,文武大臣们身着朝服头戴顶戴花翎,相互寒暄,且神色庄重。

新科进士们个个意气风发,身着崭新的袍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相互勉励和祝贺着。

只听得三声鞭响后,当值太监一声“文武百官和新科进士们上朝。”众人开始有序前行。文臣在前,武臣在后,新科进士们紧跟其后,鱼贯而行进入乾清宫。

踏入乾清宫的那一刻,阳光洒在殿内,照在大臣们身上,熠熠生辉。新科进士们抬头仰望,眼中满是敬畏与激动。只见龙椅上方,高悬四个大字“正大光明”。

众人在太监的引导下,依次向乾隆行叩拜大礼。大臣们神色肃穆,新科进士们则紧张又兴奋。随后,皇帝宣布开科取士的旨意,新科进士们再拜谢恩。

乾隆开口道:“诸位皆是我大清之栋梁,今日得以入朝见朕,望尔等日后能忠君报国,造福百姓。”

新科进士们齐声高呼:“谢皇上隆恩,吾等定当肝脑涂地,为皇上、为大清效力!”

乾隆接着说道:“朕深知科举之重要,乃是为国家选拔贤能之士。尔等历经层层筛选,脱颖而出,必有过人之才华。但才华之外,更需有品德、有担当。”

这时,一位进士向前一步,恭敬道:“皇上圣明,臣等必谨遵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

乾隆微微点头,又道:“朕希望你们能以先贤为榜样,清正廉洁,为百姓谋福祉。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忘了为官之根本。”

众人再次齐声应道:“臣等谨遵圣谕!”

乾隆目光停留在纪晓岚身上,说道:“纪昀,此次你能高中,当珍惜这来之不易之机会。莫要再因陋习误了前程!”

纪晓岚赶忙出列,行礼道:“谢皇上提点,臣定当改过自新,不负皇上厚望。”

乾隆挥挥手,让纪晓岚归列,然后说道:“朕对你们寄予厚望,望你们在各自之岗位上,做出一番功绩,以报朕之恩典,扬我大清之威!”

新科进士们齐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在大殿之外心想,别一个个这时说的好听,等到了地方做官时再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