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钰走过来,微笑着说道:“大人,大清朝有您这样官员,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但愿吧……”刘墉长叹一声说道。
乾隆二十五年春的一天,阳光明媚,江阴县的江苏学政衙门里,刘墉正与我和付钰在书房商议事务。突然,府衙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老爷,老爷!夫人她们来了!”门丁急匆匆地跑来禀报。
刘墉一听,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连忙起身:“快,快随我去迎接。”我和付钰也赶紧跟了上去。
来到衙门门口,只见单莹嫂子、勤格格和谢玲儿在张成的保护下,正站在那里。
单莹嫂子身着一件淡蓝色的锦缎长袍,上面绣着精美的花朵图案,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插着一支碧玉簪,端庄秀丽,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勤格格则穿着一身粉色的旗装,裙摆上绣着蝴蝶,显得活泼俏皮。头上戴着华丽的旗头,珠翠环绕,一双大眼睛灵动有神。
谢玲儿身着浅绿色的衣裙,腰间系着一条白色的丝带,简约而不失优雅。头发挽成一个发髻,插着一朵小花,温婉可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墉快步走上前,拉住单莹嫂子的手,关切地问道:“夫人,你们怎么来了?也不让人捎个信来,一路上可还顺利?”
单莹嫂子微笑着说:“不是为了让你们有个惊喜嘛!老爷放心,这一切都好。”
我也走向勤格格,笑着说:“格格,你来了,我可想死你了。”
勤格格的脸一下子臊得通红,娇嗔地瞪了我一眼:“哼,当着这么多的人说这个,羞死人了!你就不会说点别的!?”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我和勤格格红着脸赶紧走进府衙内部。
付钰则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谢玲儿,说道:“玲儿,让我看看,你还好吧?真是辛苦你了。”谢玲儿轻轻摇摇头:“不辛苦,能见到你就好。”
刘墉说道:“快,咱们进去说话。”众人走进衙门内的院子里待客大厅,纷纷落座。
单莹嫂子说道:“老爷,我们在京城听闻你在这边事务繁忙,心中挂念,便过来看看。”刘墉感动地说:“夫人有心了,谢谢夫人!”
勤格格接着说:“是啊,我们在家也是整日盼着能与你们相聚。”我连忙说道:“格格,让你受苦了,夫人辛苦辛苦!”
谢玲儿微笑着说:“看到你们都安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分别后的思念和牵挂,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时,管家张成打断了我们的说话:“老爷,这是老太爷让我带给你们的信,让我交给老爷。”张成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到刘墉面前。
刘墉一听此话,双手恭敬地接过信,问道:“可是父亲让你捎来的?”张成点头道:“正是,老爷,小人保护各位夫人上路时,老太爷亲自交给我的。”
刘墉站起身来,双手拍了拍张成的肩膀:“多谢!你辛苦了,快快坐下,不必拘礼。”张成应了一声,坐在了旁边。
刘墉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起来。书信内容如下:
崇如吾儿
见字如面。为父与你母亲在京城,日夜思念着你。听闻你在江苏学政任上事务繁忙,定要注意身体,莫要过于操劳。
你离家已久,家中孩子们时常念叨着你们。他们乖巧懂事,学业上也不曾懈怠,为父深感欣慰。
吾儿,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与疏忽,要时刻谨记为官之道,清正廉洁,公正无私。为父对你寄予厚望,望你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家族争光,为百姓谋福。
你们在江苏的一举一动,为父也有所耳闻。听闻你治理有方,为父甚是高兴。但切莫骄傲自满,仍需不断进取。
吾儿,见信后速速回信,以解为父与你母亲的思念之苦,也让孩子们欢心。
父:刘统勋
刘墉读完信,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满是对父母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他深知父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期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
他坐回书桌前,提笔回信,向父母诉说自己在江苏的近况,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并保证定不辜负父亲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