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墉、我和付钰在乾隆二十七年七月的一天,正在苏州府巡视学政和书院,在大街上看到一群人在围观什么。
我等也出于好奇,挤进了人群,看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正在哭泣,求围观的人群救救他的哥哥。而在哭泣的孩子旁边,躺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脸色铁青、不省人事。
而这些围观者只是议论,却没有人伸出援手。刘墉气愤不过,分开人群来到这两个孩子的跟前,问道:“这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儿?为何如此这般?”
这个哭泣的孩子说道:“我哥哥不知怎么了,就成这样人事不省!”
刘墉问道:“你哥哥成这样子多长时间了?”
那孩子回道:“大概有半个时辰了!”
刘墉二话没说,给昏迷不醒的孩子掐了掐脉,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展开后,里面竟然是银针。
刘墉拿起一根银针扎在昏迷孩子的人中,又拿起一根扎在左手虎口,然后又给这昏迷的孩子右手扎了一根。
三针下去,孩子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刘墉也顾不上许多,直接把昏迷孩子的裤腰带解开来,把这孩子的小鸡鸡露出来,用银针在尿道口上刺破了皮肤后,用力挤出了许多黑紫色的血水,直到血水变红,才停了手。
我赶紧给刘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让人取来了些水,让刘墉洗了手。
小主,
约莫一刻钟之后,昏迷的孩子苏醒了过来。这时刘墉给昏迷的孩子穿好了裤子,问道:“孩子!你怎么了?为啥成了这般模样?”
那个昏迷的孩子看到刘墉问他话,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刘墉后突然抱住刘墉大哭,只见他边哭边说道:“刘伯父,你是刘伯父?”
刘墉有点懵,这孩子认识刘墉,不单单认识刘墉,这孩子还认识付钰和我。只听这孩子说:“刘伯父!我是和珅呀!您忘了吗?我父亲是常保!乾隆二十三年,您在福建还在我家里吃过饭的!”
我们一听此话,立刻想起来了。福建水师副都统常保有两个儿子,还给刘墉、纪晓岚磕过头,一个叫和珅、一个叫和琳,挺可爱的两个孩子,怎么就成了这般模样!
于是我们也不管不顾地把两个孩子领到了一边,把围观的人群驱散了,给两个孩子买了点吃的,弄了点水。和珅边吃就边给我们说起了他小哥俩的遭遇。
和珅三岁那年,他的生母在生育弟弟和琳时难产离世,那惨痛的一幕,成了他心中永远的伤痛。而九岁时,宛如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常保也因病撒手人寰,自此,和珅兄弟俩仿佛被世界遗弃的孤儿,独自面对生活的凄风苦雨。
父亲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未曾积攒下丰厚的家产。他这一走,家庭的经济支柱瞬间崩塌,生活瞬间陷入了困窘。
生母离去后,和珅兄弟俩由继母照顾。虽说继母未曾有明显的虐待之举,但那份冷淡,让他们感受不到丝毫温暖。记得有一次宴请私塾先生,和珅与先生对对子时,不小心触怒了继母。此后,和珅小哥俩便被继母赶出了家门,流落街头。
小哥俩尝尽人间苦难,便毫无目的地过起了乞讨生活。今日早晨和珅让和琳吃了今天早晨讨来的新鲜饭食,而他却吃了昨日讨来的剩饭,在这炎热的夏天,剩饭有点馊,为了填饱肚子,他还是吃了下去。就这样,和珅就突然腹痛难忍,晕倒在地人事不省,不想遇到了我们把他救了。
听了和珅的讲述,我和付钰两个大老爷们也禁不住潸然泪下。和珅、和琳小哥俩哭得稀里哗啦!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和珅吃坏了肚子,算是食物中毒,刘墉怎么会治病呢?
这里我就要再啰嗦一次了,看过开头的都知道我和刘墉在老君山静修过,在那里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刘墉,他学的东西可不少。而且我国道家学派,尽是有学问的出家人,他们在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医术风水等方面无所不精。关于这点医术,别说刘墉,就算是我也能及时救治。
说完哭罢,我们把和珅小哥俩带在了身边。巡视完苏州府,我们就一起回到了江阴县江苏学政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