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得到消息后心想,这山东的邪教也太多了。去年刚刚平息了清水教的叛乱,这时间刚刚过了一年不到,怎么又会有人顶风作案,举旗造反?
看来我们还得受累参与平叛了。于是,刘墉让付钰派拜唐阿前去调查。经过拜唐阿传回的消息得知,好像并不是图谋造反,而是一桩诬告案。
具体的事件发展过程是。乾隆四十年八月下旬,此时的秋意正浓。而山东登州镇总兵府内,气氛却如临大敌。李奉尧总兵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匿名揭帖,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如千斤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揭帖检举福山县东南乡桃扣村的赵飞仙图谋叛乱,说他行法术、舍医送药,以认亲之名在多地秘密聚结两千余人,其妻子更是厉害,联络了千余家,准备在十月上旬发动叛乱。
“这可如何是好!”李奉尧焦急的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便是生灵涂炭,自己的乌纱帽也将不保。
不敢有丝毫耽搁,李奉尧立刻差人招来福山汛把总王福全,又飞书传讯福山县知县,三人一同前往桃扣村查勘。
桃扣村,这个宁静的小村落,在秋日的暖阳下本应是一片祥和。可如今,却被这匿名揭帖带来的阴云所笼罩。李奉尧等人带着一众官兵,浩浩荡荡地进了村子。经仔细查访,村里赵姓人家仅有三家。其中行医的赵良臣一家,似乎与揭帖所指的情况相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给我搜!”李奉尧一声令下,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入赵良臣家中,翻箱倒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然而,一番折腾之后,却并未发现任何谋反的迹象。
“将赵良臣夫妻带回福山县,继续审理!”李奉尧不甘心就这样无功而返,他决定先将赵良臣夫妻交由福山县知县严加审讯,自己则立刻赶回总兵府,向乾隆皇帝上奏此事。
数日后,乾隆皇帝在养心殿内,看完了李奉尧的奏折。他轻轻放下奏折,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乾隆缓缓开口:“此事恐与之前的挟嫌诬陷之案类似,编写匿名揭帖之人,必须严查,严惩不贷!”说罢,乾隆转头看向一旁的太监,“传朕旨意,命山东巡抚杨景素亲自办理此案,四百里加急传达!”
旨意如疾风般迅速传至山东,杨景素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案件的审理,更是关乎一方百姓安宁,朝廷稳定的大事。
杨景素即刻展开调查,他深入桃扣村,重新走访村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与此同时,福山县知县对赵良臣夫妻的审讯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赵良臣在公堂之上,满脸委屈,不断哭诉自己的冤屈:“大人,我只是一介郎中,平日里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从未有过任何谋反的念头啊!”他的妻子也在一旁哭得梨花带雨,声泪俱下地为丈夫辩解。
然而,案件的调查并非一帆风顺。线索如一团乱麻,错综复杂,每一条看似有希望的线索,在深入追查之后,都如泡沫般破灭。
杨景素心急如焚,他整日在书房内踱步,思考着案件的每一个细节。“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不禁自问。
就在杨景素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时,旁边的师爷突然说道:“杨大人,此案若是如此棘手,何不请来正在我们山东丁忧在家的刘墉刘大人前来协助审理此案!”
杨景素说道:“我一个新来的巡抚,与刘墉素无往来,人家能来吗?”
“刘大人是个热心肠的人,只要杨大人诚恳的发出邀请,他一定会来协助调查的,这一点杨大人尽管放心!”
于是,杨景素立刻就给刘墉诚恳地写了一封书信。刘墉接到书信后,没有犹豫就带上我和付钰一起去了山东巡抚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