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湖南治理

这天,刘墉在官署中,对官工房书吏说道:“如今常平仓的事情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社仓了。”

工房书吏面露难色,说道:“社仓涉及乡村各处,推行起来恐怕有些难度。”

小主,

刘墉拍了拍这位书吏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再难也得做。我们要深入各个乡村,苦口婆心地劝捐仓谷。只有仓廪充实,百姓才能安稳度过灾年。”

这位书吏点了点头,又提出担忧:“大人所言极是,只是仓谷管理使用也得有个章程,不然容易出乱子。”

刘墉自信一笑,说道:“这我自然知晓,我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措施,务必让社仓的仓谷管理使用更加合理。你随我一同前往乡村,好好落实此事。”

工房书吏立刻拱手遵命道:“遵命,大人,下官定当全力协助。”

就这样,刘墉带着官员们,又踏上了为社仓奔波的道路,他们的身影,在乡村的田野间穿梭,为百姓的安稳生活,默默努力着。

他常对我们说:“仓谷关系百姓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一整顿工作,一直持续到乾隆四十七年初他离任,成效显着,百姓们在灾年也能有粮可食,对刘墉感恩戴德。

湖南的城垣,自清初修治后,历经多年风雨侵蚀,破败不堪。前任巡抚李湖已开始修治长沙城垣,刘墉接棒后,决心让湖南各地的城防焕然一新。

这天,刘墉把负责工程的工房书吏们召集到一起。“各位,如今各处城池城墙多有损毁,这关乎百姓安危,城防稳固是重中之重。咱们接下来得奔波于各个城池之间,查看城墙损毁程度,然后尽快组织工匠,筹备材料进行修缮。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职责了吗?”

一个书吏说道:“刘大人,我们明白!只是这工程浩大,涉及的工匠和材料数量众多,筹备起来怕是有些困难。”

刘墉说道:“困难肯定有,但必须克服。你们分头行动,去各地召集有经验的工匠,按照城墙损毁情况估算所需材料向我汇报。”

另一书吏道:“大人,有些地方路途遥远,召集工匠和运输材料都需要不少时间,这工期怕是不好把控啊。”

刘墉道:“我知道不易,但城防之事刻不容缓。你们合理安排行程,先从距离近、损毁严重的城池入手。我会和你们一同前往,随时督促进度。”

众人应道:“是,大人!”就这样,刘墉跟着工房书吏们辗转于各个城池之间。每到一处,他都亲力亲为,仔细检查工程质量。

几个月后,在刘墉的带领下,一座又一座城池得到修缮。终于,在刘墉任内,共计修理完固二十七座城池。工房书吏们兴奋地跑道刘墉面前:“大人,咱们已经成功修缮完二十七座城池啦!如今城防得到极大的修复和加强,百姓们都对您感恩戴德呢!”

刘墉笑了笑:“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城防稳固了,百姓们生活才能更加安心。咱们可不能松懈,还得继续关注城防后续情况。”

刘墉并未满足于此,他将目光投向了湘南的铜矿。经过深思熟虑和实地考察,他向朝廷奏准开采湘南铜矿。一时间,湘南大地热闹起来,矿工们纷纷涌入矿山,新的产业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兴起。

开采铜矿不仅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使湖南的经济开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