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冷哼一声:“哼,此事必须彻查。你立刻派人去查粮食的来源、运输路线,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还有,我要知道近期泰安府内与粮食有关的所有动向,包括粮商的买卖情况。”知府连忙点头称是。
随后,刘墉又吩咐我和张成、甄平,让我们分别去城中的粮店、仓库查看,看看是否有囤积居奇的情况。我们领命而去,各自展开调查。
我来到一家较大的粮店,店内伙计看到我进来,神色有些慌张。我佯装要买粮,与伙计攀谈起来。我问道:“你们这粮价怎么比平时高了这么多啊?”伙计支支吾吾地说:“客官,这……这最近粮食紧张,价格自然就涨了。”我心中起疑,又问:“那你们店里还有多少存粮?”伙计说:“没……没多少了,就剩这一点了,还得留给老主顾呢。”
小主,
我看他神色不对,便不再多问,转身离开。刚出门,就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在店外张望,见我出来,急忙转身就走。我觉得此人可疑,便悄悄跟了上去。那人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处偏僻的院子前,左右看了看,便闪身进去了。
我不敢贸然进去,便在附近找了个地方藏起来观察。过了一会儿,只见那院子里陆续有人进出,搬着一袋袋粮食。我心中大惊,看来这是个秘密囤粮的地方。我不敢耽搁,立刻赶回府衙,将此事告知刘墉。
刘墉听后,立刻下令:“集合衙役,随我去那院子!”很快,我们便来到了那处院子。刘墉一声令下,衙役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院子。院子里的人见状,顿时乱作一团。刘墉大声喝道:“都不许动!你们竟敢私自囤积救灾粮,该当何罪!”
经过一番审问,才得知这些粮食是几个粮商勾结在一起,故意囤积起来,想等粮价再涨涨,然后高价卖出,谋取暴利。刘墉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这些粮商全部拿下,没收他们囤积的粮食,充作救灾之用。
解决了粮食囤积的问题,泰安府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然而,刘墉却隐隐觉得,此事背后似乎还有更大的阴谋。就在这时,张成又传来一个消息,在调查粮食运输路线时,发现负责运粮的车队竟然有一半是假的,根本没有按照规定运送粮食。
刘墉意识到,这一连串的事件绝非偶然,是有人在背后蓄意破坏山东的赈灾工作。他决定顺藤摸瓜,彻底揭开这个阴谋的面纱,揪出幕后黑手……
刘墉听闻运粮车队竟有一半是假的,脸色瞬间阴沉如水。他深知,这背后的阴谋必定错综复杂,绝非几个粮商勾结囤粮这般简单。当下,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命人将负责此次押运粮食的粮道官员带到府衙。
不多时,那粮道官员被押解而来。此人身材臃肿,满脸肥肉,此刻吓得浑身发抖,双腿一软便跪倒在地。刘墉坐在堂上,目光冷若冰霜,直直地盯着他,冷冷问道:“你身为粮道官员,可知道自己所犯何罪?那一半假的运粮车队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位粮道官员哆哆嗦嗦地说道:“刘……刘大人,下官……下官也是被逼无奈啊!有人……有人威胁下官,若不按他们说的做,就……就会要了下官全家人的性命。”刘墉紧锁眉头,追问道:“是何人威胁于你?还不从实招来,若有半句假话,我定拿你是问!”
那粮道官员哭丧着脸,说道:“大人!下官……下官也不知对方究竟是谁。只记得那天夜里,下官正在家中熟睡,突然有几个黑衣人闯入,他们蒙着面,手持利刃,那刀就架在下官的脖子上,让下官根本无力反抗。其中一人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让下官将一半的运粮车队换成假的,还说……还说若敢声张,就要取下官小命。下官一时害怕,就……就照做了。”
刘墉沉思片刻,又问:“那纸条现在何处?”粮道官员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呈上堂来。刘墉接过纸条,仔细查看,只见上面字迹歪歪扭扭,毫无头绪,显然是对方故意为之,不想留下任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