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泰安除贪

回到泰安府后,刘墉立刻将此事上奏朝廷,并派人严密监视富德的一举一动,防止他狗急跳墙,做出更出格的事。乾隆接到刘墉的奏章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彻查此事,并命刘墉全权负责。

刘墉深知责任重大,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一方面,他继续深入调查富德与“影子帮”勾结的证据;另一方面,安排人手稳定泰安府的局势,确保救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在调查过程中,刘墉发现富德不仅在赈灾粮上做手脚,还在其他方面大肆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他与当地的一些富商勾结,垄断了许多行业,在山东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刘墉收集了大量确凿的证据后,决定对富德展开抓捕行动。他调集了一队精兵,趁着夜色,悄悄包围了富德的府邸。一切准备就绪后,刘墉一声令下,士兵们如潮水般冲进富德府邸。

富德正在府中与几个亲信商议如何应对此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他心中暗叫不好,刚想逃跑,刘墉已经带领士兵冲进了大厅。富德看到刘墉,脸色瞬间变得死灰般难看,他强装镇定地说:“刘墉,你……你无故带兵闯入我府邸,是何用意?”

刘墉冷笑一声,将手中的证据扔在富德面前,说道:“富德,你还狡辩什么?你勾结‘影子帮’,破坏山东赈灾工作,贪污受贿,罪行累累。今日,便是你的末日!”富德捡起证据一看,顿时瘫倒在地,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抵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行铁证如山,如今被刘墉当场抓住,再无翻身之日。刘墉看着富德那副狼狈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愤怒,喝道:“富德,你身为朝廷命官,本应造福百姓,却做出这等丧尽天良之事,实在是罪不可赦!”

富德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哀求道:“刘大人,我……我知道错了,求您饶我一命吧。我愿意将所有贪污的钱财都交出来,只求您能在皇上面前为我美言几句。”刘墉冷哼一声,说道:“你犯下如此重罪,岂是几句求饶就能了事的?国法难容,你就等着接受应有的惩罚吧!”

随后,刘墉命人将富德及他的亲信全部押解回府衙,关进大牢。与此同时,他将富德的罪行及整个案件的调查结果详细上奏朝廷。乾隆接到奏章后,对富德的所作所为极为震怒,当即下旨将富德革职查办,并抄没其家产。

随着富德的倒台,山东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刘墉趁热打铁,重新整顿了救灾工作。他亲自监督救灾粮食和银两的发放,确保每一粒粮食、每一两银子都能真正送到灾民手中。在他的努力下,泰安府及周边地区的灾民们终于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灾区的百姓们得知真相后,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他们对刘墉感恩戴德,称赞他是真正的青天老爷。为了表达对刘墉的感激之情,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制作了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清正廉明,为民请命”八个大字,送到了泰安府衙。

刘墉看着这块牌匾,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正义。如今,看到百姓们的生活重回正轨,他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处理完山东赈灾事务后,刘墉返回诸城。临行前,他再次来到那些曾经受灾的地方,看望当地的百姓。一位老者拉着刘墉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刘大人,您这一走,我们可怎么办啊?以后要是再遇到什么难事,还能指望谁呢?”

刘墉微笑着安慰老者说:“老人家,您放心。朝廷一定会继续关注山东的情况,会有更多的好官来为大家做事的。而且,我刘墉虽然不在山东做官,但只要大家有困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忙的。”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些银子,塞到老者手中,让他好好生活。

告别了泰安的百姓,刘墉带着我及张成、甄平踏上了回诸城的路。一路上,刘墉的心情格外舒畅,还哼起了小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