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治理台湾

在审讯室里,一位贪官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大人,饶命啊!我也是一时糊涂,才犯下大错。”

李清风怒目而视:“你身为朝廷官员,不思为民谋福,却贪图私利,今日便是你的报应!”

严惩贪官污吏后,李清风又制定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规范赋税征收流程,要求官员定期公示账目,接受百姓监督。

“以后,谁要是再敢贪污腐败,这就是下场!”李清风对着台下的官员们大声说道。

工部员外郎赵宇带领团队对台湾的道路、桥梁进行全面勘查。许多交通要道在战乱中被破坏,严重影响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

“这条道路必须尽快修复,否则物资无法及时运达,会影响整个重建工作。”赵宇指着一处被毁坏的道路说道。

在修建一座重要桥梁时,遇到了技术难题。当地传统工艺难以满足坚固耐用的要求,赵宇陷入了沉思。

“这可怎么办?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这座桥梁就无法按时完工。”团队中的一位工匠焦急地说道。

赵宇四处查阅资料,请教各地工匠,终于找到了一种改良的榫卯结构。

“大家看,这种结构既保证了桥梁的稳固,又融入了当地建筑特色,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赵宇兴奋地向大家介绍。

在赵宇的带领下,工匠和民夫们日夜赶工,终于成功建成了桥梁。

学识渊博的协办大学士郑聪看到许多学堂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学子们失去了读书的场所,心中满是焦急。

“读书识字不能停,学子们是台湾的未来,我们必须尽快重建学堂。”郑聪对身边的官员说道。

他多方奔走,筹集资金重建学堂,并从内地聘请优秀先生来台任教。

“先生,您一定要来台湾任教,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您。”郑聪诚恳地邀请一位老夫子。

老夫子微笑着点头:“郑大学士如此重视教育,老夫自当竭尽全力。”

郑聪注重培养学子的品德和实用技能,不仅教授儒家经典,还开设了农业、手工艺等实用课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