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国家大数据储存中心

时间来到五月十四号,唐长川放婚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

他受邀前往江夏市,参与两个重大项目的挂牌仪式:

江夏市位于华夏中部腹地,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可谓是华夏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江夏市市中心,有两栋造型神似巨型石墩子的圆形建筑,隔马路相对而立。

两座建筑造型一致,高238米,占地面积近两万五千平米,由华夏巨浪集团承建而成。

位于正东方向的一座,为“华夏国家大数据储存中心”;

位于正西方向的一座,为“国际大数据储存中心”;

早在数十年前互联网初步进入华夏之时,便有人提出要建造储存全国所有大数据的“数字交通枢纽”。

但介于经济和技术方面的限制,此项目被国家暂时搁置。

直到近年,华夏在经济强势发展、科技高速进步的背景下,“数字交通枢纽”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

再然后,巨浪集团横空出世,天枢人工智能系统也应运而生。

这为数字交通枢纽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强力支撑。

巨浪集团不负众望地拿下了该项目的总承包权。

其中,大数据中心的主体建筑由巨浪旗下的建筑公司设计并承建;

其技术支持也由巨浪寰天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有限公司及量子计算机研究所提供。

一言以蔽之,大数据中心建成启用后,华夏政府将对境内所有服务器发出的数据进行筛选储存。

此举旨在使政府更好监管互联网环境、提高互联网赋能、妥善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社会总生产力。

为此,巨浪集团推出了人类史上储存量最大的单体存储器——滔天Z1。

每台滔天Z1可以储存4EB数据,华夏国家大数据中心共配备了255台滔天Z1,总储存量将近1ZB[1]。

而位于华夏国家大数据中心正对面的国际大数据中心同样由巨浪集团承建,其总储存量高达3ZB。

目前有包括东瀛、高丽、高卢、意代利等四十六国决定或已经将本国互联网数据接入该中心。

用某国际互联网技术专家的话说:

“位于华夏的大数据中心一旦建成启用,将会使人类文明彻底迈入下一个新纪元,一个真正万物互联共享的新纪元。”

上午十时,国家大数据中心门前早已聚集了数千名各国记者。

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着报道这一足以改变人类文明走向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