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点头道:“李大人所言,我们也知晓,可再难也得想办法克服呀。
这样吧,工部这边尽快安排工匠加班加点赶制兵器,户部则去各地调集粮草,看看哪些地方有富余的,先调配过来,同时也安排人去采买。”
工部侍郎有些为难地说:“大公子,这工匠们连日来为治水工程打造工具本就劳累,如今又要赶制兵器,怕人手不够,而且这材料方面也需筹备啊。”
朱宇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人手不够就招募一些民间手艺精湛的匠人,工钱方面给足,材料的话,派人去各地的矿场、作坊催促,让他们尽快供应。
咱们可以把任务细分,各个环节都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不出差错。”
众人听了朱宇的安排,觉得也只能如此了,便纷纷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朱宇和朱标也没闲着,亲自到各处去监督查看。
他们来到一处兵器作坊,里面锤声叮当,工匠们正满头大汗地打造着兵器。
朱宇走到一位老工匠身边,看着他熟练地锻造着刀剑,关切地问道:“老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精湛啊,只是这连日赶工,您身子可吃得消?”
老工匠抬起头,抹了一把汗,笑着说:“大公子,咱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就是想着前线的将士们等着用兵器杀敌,咱可不能拖后腿呀,累点也没啥。”
朱标也在一旁说道:“老师傅这份心意着实难得,大家都这般用心,何愁这兵器造不好啊。
只是你们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若累坏了身子,可就没法继续为朝廷效力了。”
老工匠连声道谢,又埋头苦干起来。
然而,就在物资筹备紧锣密鼓进行之时,却又出了岔子。
负责去各地调集粮草的官员前来禀报,说是有几个地方的官员以本地受灾、粮食短缺为由,不肯交出粮草,还暗中阻挠物资的调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宇听闻,脸色一变,怒道:“这些官员,平日里拿着朝廷俸禄,关键时候却这般推诿,简直岂有此理!”
朱标也是眉头紧皱,说道:“兄长,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说不定又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想让咱们筹备物资不顺利,耽误前线战事啊。”
朱宇点点头:“二弟说得对,不管怎样,咱们得尽快解决此事。
我这就去查查是哪些地方官员在从中作梗,你去跟父皇禀报一下情况,看看父皇有何指示。”
说罢,两人分头行动。
朱宇带着几个亲信,快马加鞭地赶往那些不肯交出粮草的地方。
到了一处县城,朱宇径直来到县衙,那县令见是大公子来了,先是一愣,随后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大公子,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呀,快里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