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展开奏疏,大声念道:
“皇上,此次边疆战事,太子殿下与大公子虽击退了敌军,可据臣等查实,为了这场战事,朝廷投入的钱粮数目巨大,远超以往,导致如今不少地方的水利、道路等民生工程因资金短缺被迫停工,百姓们对此颇有怨言呐。
臣等认为,他们此举实乃顾此失彼,未将百姓的生计放在首位,还望皇上慎重考量,莫要让这样的情况再继续下去呀。”
他话音刚落,那几位事先串通好的大臣也纷纷出列,附和道:“皇上,吏部尚书大人所言句句属实,臣等也可作证,还请皇上为百姓做主啊。”
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不少大臣都面露惊讶之色,看向朱标和朱宇,不知这弹劾是真是假。
朱标不慌不忙,上前一步,神色镇定地说道:“父皇,儿臣与兄长在筹备边疆战事之时,每一笔钱粮的支出皆是有因可循,且都是为了确保前线将士能有充足的物资,好击退敌军,保我大明边境安稳。
至于各地民生工程,儿臣也一直有关注,此前已安排妥当,何来因战事而停工一说?”
朱宇也跟着说道:“父皇,这些人空口无凭,仅凭几句弹劾之词就想污蔑儿臣与太子殿下,实在是居心不良。
儿臣这儿有真实的账目明细,还有各地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记录,均可证明他们所言皆是子虚乌有。”
说着,朱宇便从袖中取出一沓厚厚的册子,呈递给一旁的太监,太监转交给了朱元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接过册子,仔细翻阅起来,脸色越发阴沉,他抬眼看向那吏部尚书等人,怒斥道:
“你们口口声声说有证据,可这朱标和朱桓呈上来的账目、记录清晰明了,反倒是你们,拿不出真凭实据,就敢来弹劾,究竟是何道理?”
吏部尚书等人没想到朱标和朱宇早有准备,顿时有些慌乱,吏部尚书硬着头皮狡辩道:“皇上,这……这账目也有可能是他们事后伪造的呀,他们为了脱罪,什么手段使不出来呢。”
朱标冷笑一声,看向他说道:“吏部尚书大人,你这话可就太荒谬了,这些账目可有户部、工部等诸多衙门的官员签字画押,民生工程的记录也都是各地官员如实上报的,难道这么多人都在帮我们伪造不成?
还是说,你觉得自己比在场的诸位大人都更可信,仅凭你等几人的片面之词,就能颠倒黑白了?”
这时,几位正直的大臣也站了出来,纷纷说道:“皇上,太子殿下和大公子为边疆战事和朝堂事务尽心尽力,臣等都看在眼里,这几位大人如此无端弹劾,实在是别有用心啊,还望皇上明鉴,莫要让忠良受了委屈。”
朱元璋听着众人的话,已然是怒不可遏,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道:
“哼,你们屡次三番弹劾,毫无根据,分明就是嫉妒贤能,妄图扰乱朝堂,陷害忠良!
来人啊,把这些乱臣贼子都给朕拖下去,打入大牢,待朕细细审问,看看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指使!”
那吏部尚书等人吓得脸色煞白,纷纷跪地求饶,可朱元璋此刻哪会心软,一挥手,侍卫们便上前将他们拖了下去。
下了朝后,朱标和朱宇回到东宫,朱标长舒一口气,感慨道:“兄长,这次又多亏了咱们提前有所察觉,做了准备,不然还真容易被他们算计了去呀。”
朱宇却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说:“二弟,这次虽挫败了他们的阴谋,可难保不会还有其他人在暗中盯着咱们,伺机而动啊。咱们还得继续小心谨慎,加强对朝堂各方势力的把控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