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也是一脸沉重,回应道:“二弟,是啊,咱们到了灾区,得先去看看百姓们的生活状况,听听他们的难处,再看看哪里最急需咱们帮忙。”
等他们抵达北方灾区的一个村庄时,眼前的景象更是凄惨。
村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绝望,孩子们饿得有气无力,连哭闹的力气都没了。
朱标走到一位老者面前,关切地问道:“老伯,您这日子可怎么过的呀?朝廷来帮大家了,您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们说。”
老者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看朱标,虚弱地说道:“太子殿下啊,我们这都好久没水喝了,粮食也早就吃光了,村里已经有人熬不住了呀,再这样下去,可真要活不下去了。”
朱宇在一旁听着,心中酸涩,对老者说道:“老伯,您放心,朝廷已经在调粮了,也在想办法找水源,很快就会有改观的,您和乡亲们一定要撑住啊。”
说着,朱宇让人把随行带来的一些干粮和水拿出来,分给村民们。
村民们接过食物和水,纷纷跪地感谢,口中念叨着:“多谢太子殿下,大公子啊,你们真是活菩萨呀。”
朱标赶忙扶起村民们,说道:“大家快起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一起共渡难关。”
随后,朱标和朱宇又去查看了村里的水井,只见井底干涸,连一点湿气都没有。
朱宇皱着眉头对朱标说道:“二弟,这水井都干成这样了,得赶紧让人来开凿新井啊,不然百姓连喝水都成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标点头道:“兄长说得对,我这就吩咐工部的工匠们加快速度,选好地方尽快动工。”
就在这时,负责寻找水源的工匠们来报,说是在离村子几里地外的一处山谷里,发现了一处地下水源的迹象,只是要把水引过来,还需要开凿一条渠道,工程量不小。
朱宇一听,立刻说道:“只要有水源就好,工程量大不怕,咱们多召集些劳力,日夜赶工便是,走,咱们去看看那地方。”
众人来到山谷,那工匠指着一处地面说道:“大公子,太子殿下,就是这儿,小的们用工具探测过了,地下应该有水,只要从这儿挖条渠道通到村子里,就能解决用水问题了。”
朱标看了看地形,对朱宇说道:“兄长,这地方地势虽说有些复杂,但也不是不可行,咱们赶紧安排人动工吧,让百姓们也来帮忙,多给些报酬,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早日把水引来。”
朱宇点头应道:“好,就这么办,我这就去安排。”
于是,朱宇去召集附近的百姓和劳力,向他们说明了情况,百姓们一听有希望引来水,纷纷踊跃报名参加。一位年轻的后生大声说道:
“大公子,只要能有水喝,让咱干啥都行啊,咱有力气,不怕吃苦!”
朱宇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样的,大家一起努力,很快就能有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