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妇人拉着小孙子,颤巍巍地走到前面,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说道:“多谢朝廷啊,多谢太子殿下和大公子,要不是你们惦记着我们这些受苦的老百姓,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呀,菩萨保佑你们呐。”
官员一边分发粮食,一边和蔼地说道:“大娘,您别客气,这都是太子殿下和大公子挂念着大家呢,您和孩子先拿着,后续还会有更多物资送来的,您就放心吧。”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经过几日几夜没日没夜的奋战,堤坝的修复总算初见成效,洪水那凶猛的势头被遏制住了一些。
张侍郎看着加固后的堤坝,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但又透着欣慰,对朱标和朱宇说道:
“殿下,大公子,这一段算是暂时稳住了,不过还有几处关键的地方得继续加固才行,
另外,等这洪水再退去些,还得疏浚河道呢,不然下次再有大雨,这堤坝还是容易出事啊,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呐。”
朱宇点点头,拍了拍张侍郎的肩膀,说道:“张大人辛苦啦,您说得对,咱们不能只看眼前,得做长远打算,那接下来就按您说的继续安排吧,您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朝廷全力支持您。”
朱标也说道:“是啊,张大人,这次抗洪救灾,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啊,全靠您在这儿坐镇指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洪水渐渐退去了,可留下的却是一片狼藉的景象,百姓们虽然暂时有了吃的,可往后的生活该如何继续,依旧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难题。
朱标看着这破败不堪的景象,眉头皱得更紧了,对朱宇说道:“兄长,这灾后重建也是个艰巨的大工程啊,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全了,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让百姓们能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才是,可不能让他们一直这样苦下去呀。”
朱宇回应道:“二弟所言极是,咱们可以先组织百姓们清理淤泥,把那些倒塌的房屋重新修起来,然后再请农官来指导大家重新耕种田地,朝廷这边也得多拨些物资来支持才行,得让百姓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啊。”
于是,朱标和朱宇又开始组织百姓们投入到灾后重建当中。
朱标走到一群正在清理淤泥的百姓中间,亲切地问道:
“乡亲们,虽然这洪水把咱们的家毁了,但大家别怕,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重新把家园建起来的。
大家在这过程中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朝廷说,咱们一起克服,好不好?”
一位年轻的后生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着说道:“太子殿下,您放心吧,咱们有力气,只要朝廷带着咱们干,咱们啥都不怕,一定能让村子变回原来的样子,说不定还能建得更好呢。”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房屋一座座被修复起来,虽然比不上以前那么精致,但好歹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田地也慢慢被清理干净,开始播种下新的种子。
农官在田间耐心地指导着百姓们如何施肥、灌溉,他一边拿着锄头示范,一边说道:
“大伙注意了啊,这刚清理过的田地,肥力得慢慢养,这肥料可不能施多了,按照我教的这个量来啊,还有这灌溉的时间,可得把握好了,这样庄稼才能长得好呢,到时候啊,又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了。”
百姓们都认真地听着,用心地劳作着,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南方灾区终于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走上了正轨,朱标和朱宇看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心中满是欣慰。
此时,京城传来喜讯,说是皇帝朱元璋龙体安康,又新推行了几项利民的好政策,朝堂上下一片祥和,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对朝廷的治理称赞有加。
朱标和朱宇相视一笑,这段时间的辛苦仿佛都消散了去。
朱标感慨道:“兄长,这南方历经磨难,总算是又迎来了安稳的日子,而朝堂如今也是一片向好,咱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啊。”
朱宇点头赞同,脸上满是轻松之色,回应道:“是啊,二弟,只愿往后大明处处都是这般太平景象,百姓们能一直过上好日子,咱们也算不负所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