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在朝中选拔那些有外事经验、头脑灵活的官员;
另一方面,从民间招募熟悉商贸、敢于闯荡的商人,共同组成管理队伍,大家相互配合,或许就能胜任了。”
众人听了,微微点头,觉得此法可行,便又围绕着如何选拔、怎样管理等细节问题讨论起来。
经过一番热烈的商讨,最终决定发布告示,广纳贤才,同时让各地官府举荐合适的人选,再通过层层筛选,挑出最优秀的一批人前往西边国度筹备设立贸易据点之事。
告示一经贴出,各地反响热烈,不少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报名。
在选拔现场,朱宇和朱标亲自坐镇,看着前来应试的众人,心中满是期待。
一位年轻的书生模样的人上前,拱手行礼后,自信满满地说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小生名叫苏启,自幼熟读各类典籍,对商贸之事也颇有兴趣,曾随家中长辈行商,略懂些外语,愿为大明海外贸易出份力,前往那西边国度效力呀。”
朱宇打量了他一番,问道:“苏启,你既说懂外语,那我且问你,若是在当地遇到有人故意刁难,说些难听的话语,你当如何应对?”
苏启略作思索,从容回道:“公子,小生以为,当以和为贵,先耐心了解对方刁难的缘由,若是误会,便用当地语言好好解释清楚,表明咱们大明的友好之意;
若是恶意为之,那便据理力争,同时寻求当地公正之人或官府的帮助,维护咱们大明的尊严与权益。”
朱宇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又问了几个关于商贸管理的问题,苏启都回答得头头是道,朱宇便在他的名字旁做了个记号,示意他可以先行下去等候消息了。
这时,又有一位中年商人模样的人上前,此人一脸精明,笑着说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在下姓王,做了多年的丝绸生意,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也知晓些海外的情况。
若能有幸被选中,定能把那贸易据点打理得妥妥当当,让咱们大明的丝绸在异国大放光彩呀。”
朱标问道:“王老板,那你说说,若是当地的丝绸价格波动较大,你该如何保证咱们大明商人的利润呢?”
王老板不慌不忙地说道:“殿下,在下会先了解当地丝绸的供需情况,若是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咱就可以适当减少出货量,同时拓展其他销售渠道,比如与当地的裁缝工坊合作,打造些高端定制的丝绸制品,提升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