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微微点头,看向铁木真:“铁将军,你对骑兵训练颇有心得,可有补充?”

铁木真抱拳,声如洪钟:“大公子,骑兵乃我军的精锐力量,可引入草原上更先进的骑射训练方法,同时加强骑兵与步兵之间的协同作战演练,使我军在战场上的配合更加默契。”

朱宇对众人的建议颇为满意,当即决定:“就按诸位所言,即刻着手实施。

王大人,军事屯田之事由你负责统筹;铁将军,骑兵训练与步骑协同演练便交由你。”

众人领命而去。

然而,就在朱宇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事务时,朝堂之上却暗流涌动。

几位对新政心怀不满的大臣,暗中勾结,企图联名上书朱元璋,弹劾朱宇在新政推行过程中独断专行,扰乱朝纲。

这日早朝,御史中丞李大人站出来,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如今大公子推行新政,诸多举措虽初衷是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顾及祖宗成法,独断专行,致使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望陛下明察。”

朱宇心中一沉,却神色镇定。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目光如电般扫向李大人:“哦?详述之。”

李大人挺直腰杆,侃侃而谈:“大公子兴办新式学堂,削减了对传统儒学的教授时间,长此以往,恐会让我大明学子忘却圣贤之道;再者,在商业新政推行中,给予商人过多便利,使得士农工商的秩序大乱。”

朱宇不慌不忙地出列,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有失偏颇。

兴办新式学堂,并非削减传统儒学,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增添实用之学,为大明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至于商业新政,促进商业繁荣,才能增加国家赋税,带动百姓富裕,何谈扰乱秩序?”

内阁大学士孙大人也站出来支持朱宇:

“陛下,大公子推行新政,皆是为了我大明的长远发展。

如今新政已初见成效,百姓生活日益改善,国家实力逐步增强。望陛下明鉴。”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朱宇的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朱元璋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新政推行乃关乎大明兴衰之举,朕相信桓儿是为了国家社稷。

此事暂且搁置,待日后再议。”

退朝后,朱宇回到书房,心中明白,新政推行之路注定坎坷,每一步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