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思索着系统奖励的治国方略。
这时,朱标站了出来,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睿智和沉稳:“诸位大人,皇兄推行改革,本意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依臣弟之见,我们可先在临近试点藩地的区域进行小规模推广,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范围。”
朱宇微微点头,说道:“标弟所言有理。此次改革,关乎国家命运,必须谨慎行事。”
就在众人商议之时,一名太监匆匆跑上朝堂:“陛下,边疆急报!北方鞑靼部落蠢蠢欲动,似有进犯之意。”
朱宇脸色一变,心中暗忖,这改革尚未完成,边疆又起战事,着实棘手。
他沉声道:“兵部尚书,立刻加强边疆防御,密切关注鞑靼动向。”
赵大人领命后匆匆退下。
朱宇深知,此刻必须同时应对改革与边疆危机,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回到御书房,朱宇再次沉浸在系统奖励的治国方略中,试图从中找到应对之策。
正思索间,朱标前来求见。
“皇兄,如今边疆局势紧张,改革推广之事,是否要暂缓?”
朱标满脸忧虑地问道。
朱宇摇头道:“不可。改革乃国家根本,不能因战事而停滞。我们要在应对边疆危机的同时,稳步推进改革。”
朱标微微皱眉:“可是,如此一来,朝廷的精力和资源都会分散,恐难以兼顾。”
朱宇微微一笑:“标弟,朕自有办法。这里有一本治国方略,其中有诸多应对之策,或许能帮我们化解眼前困境。”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如此甚好,这次我们定能度过难关。”
在朱宇的安排下,朝廷一方面加强边疆防御,派遣经验丰富的将领前往边疆;另一方面,按照朱标的提议,在临近试点藩地的区域开始小规模推广改革。
几日后,边疆传来消息,鞑靼部落的一次试探性进攻被成功击退。
朱宇得知后,心中稍安,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鞑靼必定还会有后续动作。
而在改革推广区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