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内,再次响起了此起彼伏的交流声、欢笑声,各国的展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波斯使者再次找到了朱宇,他的眼神中满是钦佩与敬重。
他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陛下,贵国在如此艰难复杂的情况下,仍能将博览会办得如此精彩纷呈、井然有序,实在令人由衷地敬佩。
波斯一直对大明的繁荣昌盛心生向往,愿与大明进一步加深合作。不仅在贸易领域扩大往来,还希望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展开深入的交流,互通有无。”
朱宇脸上挂着温和而友善的笑容,语气亲切地说道:“波斯的诚意,朕心领了。我们大明向来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热烈欢迎各国与我们交流合作,共同进步。不知贵国对哪方面的科技和文化兴趣浓厚?”
波斯使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们对贵国的丝绸纺织技术和博大精深的医学十分着迷。丝绸的精美绝伦让波斯的贵族们爱不释手,而中医的神奇疗效也让我们充满好奇。希望能派遣国内优秀的学者和工匠前来大明学习,汲取贵国的智慧结晶。”
朱宇毫不犹豫地爽快答应道:“这有何难?朕即刻安排,让我国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和医术高明的名医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也希望波斯能与我们分享你们独特的先进技术和别具风情的文化,让我们彼此都能开拓视野,共同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局势逐渐朝着利好方向发展之时,新的问题如暗流涌动般悄然浮现。
国内的一些保守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的目光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认为朱宇将过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万国博览会和应对外敌之上,从而忽视了国内百姓的民生问题。
这些保守势力纷纷上书,言辞激烈地指责朱宇的决策。
一日早朝,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年迈大臣,步履蹒跚地走出队列,然后缓缓跪地,声泪俱下地说道:
“陛下,如今民间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者大有人在。而陛下却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到外事之中,这让百姓如何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恳请陛下以民为本,将治国的重心放回国内,关注百姓的冷暖疾苦啊!”
朱宇看着这位忠心耿耿却又忧心忡忡的老臣,神色温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爱卿请起。朕深知民生乃是国家之根本,也从未有一刻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
此次举办万国博览会,是为了让大明勇敢地走向世界,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遇。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百姓能过上更加富足、安稳的生活。
至于应对外敌,更是为了守护百姓的安宁,让他们免受战火的侵袭。
朕在此向你保证,定会统筹兼顾国内事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百姓衣食无忧,共享太平盛世。”
老臣听后,虽心中仍有一丝疑虑,但也不好再多加指责,只能默默退下。
朱宇深知,要想彻底消除保守势力的担忧和质疑,仅仅靠言语的承诺远远不够,还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于是,他当机立断,立刻召集户部和工部的官员。
朝堂之上,朱宇神色严肃,目光扫视着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朕命你们在半个月内,务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涵盖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扶持商业等多个方面。
要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
务必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爱护,看到生活的希望与曙光。”
官员们纷纷跪地领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