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治世深耕,隐患暗伏

这时,一位老农也来到摊位前,他看了看这些新式农具,却无奈地摇了摇头。

朱宇见状,主动问道:“老人家,您为何摇头?可是这农具不好?”

老农叹了口气,说道:“客官,这农具看着是好,可价格太贵了,我们这些穷庄稼汉可买不起。而且,就算买得起,我们也不太会用,也没人教我们。”

朱宇心中一紧,意识到自己在推广新式农具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些实际问题。

他转头对身边的侍卫说道:“记住,回去后立刻让相关部门研究如何降低新式农具的价格,并且安排专人去教农民使用这些农具。”

离开集市后,朱宇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

他深知,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成果上,更要关注到每一个细节,让改革的红利真正惠及到每一位百姓。

回到皇宫后,朱宇立刻召集了负责农业改革的官员,严厉地说道:“朕今日微服私访,发现了新式农具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价格过高,农民买不起;缺乏指导,农民不会用。你们身为朝廷官员,为何没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官员们纷纷低下头,其中一位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恕罪,微臣等工作疏忽,未能深入了解百姓的实际需求。我们会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降低农具价格,安排技术人员下乡指导。”

朱宇微微皱眉,说道:“不仅仅是农具问题,在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中,也要多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切实可行。”

处理完农业改革的问题后,朱宇又接到了来自礼部的奏报。

奏报称,近日京城内出现了一些文人结社,他们表面上是探讨学术,实则在暗中传播一些对朝廷改革不满的言论,甚至有人质疑朱宇的统治。

朱宇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深知文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言论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他立刻传召礼部尚书,问道:“对于这些文人结社,你们打算如何处理?”

礼部尚书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可先派人去调查这些结社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言论和目的。对于那些只是发表一些不同意见,但并无恶意的文人,可以进行劝导和教育;而对于那些故意传播有害言论,企图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则要严惩不贷。”

朱宇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引起文人的反感,毕竟我们还是需要他们为国家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关于改革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一些保守派官员再次提出,改革已经引发了太多的社会问题,应该暂停改革,恢复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