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侍郎急切地说道。
朱宇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寒意,“这些瓦剌人,真是野心勃勃,竟敢妄图侵犯我大明边境。立刻传召兵部尚书和几位边防将领,朕要亲自商议御敌之策。”
不多时,兵部尚书和几位边防将领来到乾清宫。
朱宇看着他们,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瓦剌部落蠢蠢欲动,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今,你们有何御敌良策?”
一位经验丰富的边防将领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我们应先加强边境的防御工事,增派精锐兵力,确保边境防线固若金汤。同时,派出多路斥候,深入瓦剌部落腹地,刺探他们的详细军情,包括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作战计划等。”
另一位将领也补充道:“陛下,臣建议在加强防御的同时,可联合周边一些与瓦剌有矛盾的部落,形成联盟,共同抵御瓦剌的入侵。这样既能增强我们的实力,又能分化瓦解瓦剌的势力。”
朱宇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好,就按两位爱卿所言,加强防御,刺探军情,同时积极联络周边部落,组建联盟。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击退瓦剌的进犯。”
就在朱宇紧锣密鼓地筹备边防事务时,太子朱凌来到乾清宫。
他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心疼和敬佩。
“父皇,儿臣听闻瓦剌部落有进犯之意,特来请命,愿为父皇分忧,前往边疆,协助将领们抵御外敌。”
朱凌目光坚定,神色毅然地说道。
朱宇看着眼前逐渐成熟的儿子,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儿子成长的欣慰,又有对他安危的担忧。
“凌儿,你有这份担当,朕很欣慰。但边疆战事凶险,你虽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仍需历练。此次,朕决定让你留在京城,协助朕处理后方事务,确保粮草辎重的供应和朝廷政令的畅通。待日后时机成熟,朕自会让你前往边疆,建功立业。”
朱宇语重心长地说道。
朱凌听后,微微颔首,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在后方尽心竭力,为前线将士们做好支援。”
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境的防御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士兵们日夜赶工,加固城墙,增设烽火台,训练也更加刻苦。同时,斥候们不断传回瓦剌部落的情报,朱宇根据这些情报,及时调整战略部署。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时,朝廷内部又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