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生命绿洲

二十吨重的炮塔吊装架从他们头顶隆隆掠过,露娜驾驶的工程机甲像操控巨型傀儡般调整着机械臂角度。

这个喜欢机甲模型的电子战专家,此刻在驾驶舱里贴着初音未来贴纸的操作台上输入指令,六条液压臂精确到毫米级的运动轨迹,将重达四十八吨的炮塔平稳落回基座。

"红狼前辈,"深蓝突然压低声音,"昨晚我看到你和茉剑姐在净水站后面……"

扳手坠地的脆响打断问话,红狼狼狈地从车底钻出,油污在作训服前襟晕开墨色花斑。

“你知道就好啦……”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虽然战斗的余波还未平息,但每个人都默默地为即将来临的重返战场做准备。

虽然他们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但因为作战指令尚未下达,依然留在了基地。

每天,威龙都会坚持训练,进行高强度的健身,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等待着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威龙是一个典型的特种兵,体格强健,沉稳内敛。

伤愈后,他并未显露出任何的焦虑,倒是将这段暂时的休养时间作为加强体能与反应能力的契机。

基地里的设施相当完善,现代化的训练场上,他一个人面对那台沉重的战术模拟机,进行着无休止的练习。

每一击,每一次翻滚,甚至每一个极限动作,都如同在无声地告诉自己——战争将不会因为他停下脚步而停歇。

而另一边,骇爪和蜂医则在基地外的难民营中忙碌。

这个地区的难民营有着数十年甚至几代人流离失所的历史,骇爪和蜂医每天都会和基地里的军医官茉剑一起,穿梭在不同的营地之间,给那些饱受战争和贫困折磨的难民提供医疗援助。

这里的环境十分恶劣,极端的干旱与沙尘暴让人难以忍受,然而,这些流亡者似乎早已习惯了生死边缘的生活。

正午时分,难民营被炽热的阳光烘烤着,温度高达 49 度,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烤箱之中。

热浪滚滚,让人感到窒息和难以忍受。

在这片被热浪笼罩的难民营中,骇爪的机械义眼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白光,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阿萨拉难民们,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人。

他们在血腥的内战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被迫流离失所,在这个难民营中艰难地生存着。

她正在改装救护车的引擎,液压钳与钢板的摩擦声惊飞了落在车顶的秃鹫。

某个裹着头巾的老妇人颤巍巍递来陶罐,浑浊的液体里漂浮着几片薄荷叶。

"这是最后一口井的水。"AI翻译的声音透过防毒面具发闷,"她们想谢谢解放军。"

她摘下颈间的士兵牌浸入水中,不锈钢表面折射出老妇人龟裂的掌心纹路。

改装车突然轰鸣启动,车载净水器的指示灯由红转绿,骇爪将陶罐注满纯净水递回去时,战术目镜蒙上了层雾气。

医疗中心的走廊挤满伤员,消毒水味被血腥气冲淡。

蜂医靠在转角处处理一名少年手臂上的弹片伤,听见茉剑在隔壁病房给孩子们讲坦克的故事:"……然后威龙叔叔就把导弹燃料罐改造成烧烤架……"

在解决了ZTZ24D“绝影”主战坦克的维修工作后,露娜专注于基地的技术建设,特别是基地中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作为一名资深的电子战专家,露娜有着无与伦比的调试与维修能力。

她常常是第一个跳进维修舱的人,调试着那些对基地至关重要的通讯基站与电子设备。

她在沙漠的高温下汗水涔涔,但从不喊累。

只有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完美运行,基地的指挥系统才能顺利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