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我们也卖菜吧?

赵大在商超上已经快一家独大了,除了自己家上柜销售,哪来销路呢?

就这几百头猪,都卖不完,既然冷鲜肉卖不好,我就往火腿肠上下功夫,火腿肠,他也上纯肉,因为没有天然植物防腐手段,就上食品添加剂。

猪肉积压了呀,也是为了尽快投产,口味不能兼顾,一打开,一吃,不一样,再看看后面的配料表,也有差异。

知道沈在心往新雅上货。

他也尝试通过尤泰达售卖。

所以火腿肠上他暂时还是能卖得掉的。

他所遇到的问题,还是赵大遇到的问题,一小时至少50头猪以上,满负荷的时候过百头。

一天你让工人上一班吧?

至少8个小时。

8个小时,也是400~800头猪,甚至上千头猪被杀出来。

靠现在的惠好,哪里能消化得了呢?

送尤泰达,不只是缺少冷链车,而是牵扯到跨地区检疫,理论上能够通过检疫检验打通的事情,但就是有点小问题解决不了,某些地方的检疫部门大概是为了提高定点执照的含金量,只给大企业亮绿灯,小企业?要求你宰杀地是他们当地,送出本地区,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李天远也非常庆幸,好在我们能做火腿肠,我们也有地方卖火腿肠。

一、两个月过去。

他就不庆幸了。

火腿肠,火腿肠,火你妈呀。

火腿肠生产得太多,送是送出去了,没怎么卖,全国各地那么多火腿肠,不是双汇、金锣等知名品牌,你到外地,你还不好吃,没有特点,还贵,凭什么人家买你的呀,就你吆喝你纯肉他们就买单呀。

尤泰达又是上规格的大商超,像他们的中心店和泰达广场,超市都直接有进出口业务的,在那么多品牌面前,李天远自家生产的火腿肠太不起眼了,弄不好都被人采购回去喂猫、喂狗。

让挖来的人去打听了一下。

赵大食品生意一如既往地好,而且他们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封装冷鲜肉,打通了省检疫部门,开始作为工业制成品,加上包装往外输出……

找懂的人问了,冷鲜肉是需要技术的,能除菌、能保鲜才具备条件,而且在流通时需要备案。

再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打听,凭啥赵大就给开绿灯了呀?

回答很简单,赵大食品作为当地知名品牌,不再适用于小型屠宰点宰杀猪肉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流通的限制,而他们的员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分别到好几个地区备案,从此打通了全省的销路。

问题是?

当地政府要不要脸,为什么帮他们不帮我呢?我们投资比他少吗?

李天远气得不行。

每天猪肉能卖一半不?

剩下的都生产火腿肠不?

火腿肠也是有保质期的呀。

猪肉没卖完,推冷库,猪肉没卖完,推冷库,很快就是一冷库,火腿肠也不敢生产了,他只好再次打电话,向爸爸求救。

尤青山无奈说:“你在当地,你也想办法告诉当地政府,你也是知名品牌,你也需要走出去呀,还有,你挖人呀,你没有懂的人,赵大食品走通了这个环节,他单位有懂的人呀。”

不去挖人不气。

再去挖人,再挖不动了不说,四季春农产品商贸城生意起来了,打听了一下,他们收购了很多的蒜,往外地卖,都是一车、一车发走,然后外地的菜和瓜果也一车一车地来,一来就能卖掉,每天天不亮,他这个农贸市场外头都是小商贩排队下菜。

知情人说,蒜已经10多块了,他们光贩蒜,弄不好挣上千万,天天夜里装车、走车……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当地的菜农也有人往里头送菜,一拖拉机、一拖拉机送进去,他们清洗出来,捆扎好,成车发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所以人挖不动。

就是赵大食品的工人都说他们公司挣钱得很,生意好得很,很多人都已经升职了,贪图短利被你双倍工资挖跑,日后想回来回不来了。

卖菜很挣钱呢。

大晚上,李天远喝点酒,因为不给黄奕媛好脸色看,黄奕媛也不知道跑哪儿了,他自己就在胡思乱想,为什么超市的生意不好,为什么商场零售做不过友谊商场和金城百货,为啥肉卖不掉,你连起来想,原因很简单呀,我们忽视了蔬菜和瓜果呀,沈在心为什么花几个亿拿农贸市场呀,他能给自己的商超供菜,菜一供好,各家商超一投降,肉也上他们家的呀。

我们都在笑话人家,觉得他是个傻逼,几亿买个菜市场,但你现在看,他没亏,他在那边开了个超市吧,有生意,不是没生意,那一带连商店都不好找,停车又方便,肯定有生意呀,他还开了酒店,因为靠近景区,有大车司机来回停车,那个酒店生意起码比自己飞宇的酒店生意好,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分摊走了他购买农贸市场的代价,使得他的农贸市场没那么贵,他有这个农贸市场,保证他的商超全是新鲜菜,新鲜肉,新鲜瓜果,甚至米面油……

如果你再不卖菜?

你零售整个是要死掉的呀。

说出来跟笑话一样。

但不卖菜死定了呀!

他有一种无力感,打电话给尤青山:“爸。不行了,商超没生意,要不然,我们也卖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