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尤青山父子每天听简报,一说招商多少家,就很高兴,自觉地很快就完成了招商,于是他们自己也学四季春,从外头拉了几车菜。
其结果大车不让进城,卸到城外,然后用小车一车一车拉回去。
他们也建了个简易的洗菜流水线,从水池A涤洗,到水池D结束,一样采购了烘干设备……
就是这洗菜?
如果不换水?
从第一个池子淘到最后一个池子?
不管怎么说,他们觉得自家可以分庭抗礼了。
自认为业务上有所不及,是四季春已经把很多商超、商店签死了。
他们洗了菜,只在自家的超市里面卖,商户上了菜,只在市场里卖,等着对商超、商店公关,慢慢去撬四季春占有的市场。
尤雅算了一下他们的收入。
如果按照他们现在的招商价格,他们的摊位全部出租出去,一个月收入不到40万,洗菜加工加上市场管理、保安,用了足足28个人,按照月工资平均3000块,如果再除水电费,尤雅估算他们在最好、最好的情况下,每个月最多能挣20万,每年能挣240万,想收回投资要20多年。
沈在心也让钱争鸣了解了一下,尤氏父子都很高兴,觉得有个好开头,他们第一个月收入押金48万左右,按照前三个月免费的话?
每月押金算营收,按收入16万左右?
不摊销也是亏。
啊呀,两口子,不,是三口子,三口子压根真没想到他们已经有声有色地干起来了。
而这个月,四季春的吞吐量是15万吨,因为一部分是短租,以车进车出,下货为准,一部分是自营,低价收购,卖到价高地区,一部分是自己消化,供应商超和餐饮,加工干馏蔬菜包,算账算起来比较复杂,对外地来车自主下货该不该记账还存疑,所以他们现在只汇总毛利收入。
市场仍是在招商阶段,费用极低,长期入住的商户只有十几家,月毛利收跟吞吐量不成比例,才接近2000万。
同时,整个市场用人,长、短自雇工和装卸民工加起来,据统计已经突破千人。
胡文新担心劳动安全问题,已经让水泉区区政府参与进来,看看短期工和装卸蔬菜对民工怎么管理,怎么买保险……
因为有了这么大的吞吐量和营收,胡文新已经在招商车队了,如果一时半会招不来,打算自己搞车队。
小主,
而下个月,四季春则会沿着沈在心的思路,在周围几省十几个地区进行营销,举行精品农产品展销会。
月底开会,整个草台班子都在检讨。
因为纵向对比南省的农贸市场,人家月吞吐40万吨,营收可达到5-8亿,而自家吞吐蔬菜、瓜果、粮食和农副产品共计15万吨,结果毛利才2000万……
亏不亏损还有待核算,巨大的营收比例差是从哪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