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我需要成为她们的依靠

他没有继续深入思考,虽然有一些邪恶的念头冒出来,但他觉得自己很多事情干不出来,就用手机拍照,拍下草纸上三个对策,发给了钱争鸣,然后发语音给钱争鸣:”违法行为我们不干,但对方的弱点,我们也不能忽视不见,你看看你这边有没有什么想法?”

发完之后,他就直接手机静音了,集中注意力到新员工安置上。

现在这个社会,一方面需要你特别专精,一方面却又需要你对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就比如王兴觉得没啥用的遥感专业,其实CT和核磁共振就属于这个范畴。

而且医学影像专业,算是个老大难专业,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医院,那些放射科因为招不来人,都会给供设备的单位都提出来,供货合同里包含对人员的培训,没办法,很多新设备涉及的影像分析和读片能力,对医生要求很高,很多医生是看不懂的,他们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结论。

社会上不是有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

某患者公开怒斥某专家不会看片,严重依赖结论报告,引起一场社会论战。

沈在心常年在医院,太清楚了,虽然临床大夫毕业后会在每个科室轮转,但到了放射科,往往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就算是勤奋好学,刚觉得入门了,很快就换科室了,后面要是不主动去了解学习的话,那这辈子也别想精通读片了,就算你主动去学,也未必能够完全掌握,因为它真的很难,现在一般阅读能力的医生,主要依赖于病灶大小,很多医生就是本学科内的病症见太多,一看特征就知道了,但要他真正去分析,去阅读上百张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高影像,他就懵了。

而且往往是越好的设备,越现代化,越详细,成像越好,越复杂,越容易管中窥豹。

其中上一世若干年后兴起的AI医疗,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让机器人识别,给你将病症对号入座。

所以范文豪肯定有用。

但他也不能直接用。

就比如他在三医院这边参与试验,要经常扫描动物和人的大脑,他不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他纯粹是懂设备,在他摸透设备用法,再教会几个人之后,他就没什么用途了。

沈在心犹豫再三,先写批语:放在放射科,看看能不能往影像技术岗位发展。

但立刻,他就又划掉了。

你不清楚人家愿意不愿意学,而且特别能理解原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你不应该让他在应用层面上蹉跎,做一个操作员,人家可能会干得乏味,你也等于是限定了别人的发展。

小主,

沈在心改了,他改为藐时光医美设备开发部,把人才储备过去,将来用来自己开发、改进医美设备,并收集、保存并分析医美影像档案,以备将来AI兴起后,做机器学习的资料库。

把人安排完,形成一份文件,也是为了图省事,直接拍给何院长,然后他就进实验室了。

这一天又非常充实地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