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江陵重聚,父子再度谈心

相父去世后,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所以,尽管他今时受之,若需军资之时,他必倾付家国,为诸臣作勤俭之表率。”

刘备再一次感慨:“孔明心志,日月同辉。德之典范,莫非于此啊!”

阿斗又问:“对了,父亲,我常听二位娘亲讨论,您在相父的襄助下,屡挫曹操,于江陵获其兵马钱粮。今此,我军已具与曹魏抗衡之力?”

“哪有?”

刘备笑了笑:“为父虽有立足之地,只凭汉水借险要以阻曹操南下,然天下大势,犹操于曹氏之手。”

“父亲虽得大胜,但未敢有毫厘懈弛,深知前路荆棘塞途,未可轻忽。

这一点真值得阿斗去学习。父亲,前番只听母亲们只言片语,妄加揣测,今番父亲能否详细说说三战曹操之事?”

刘备便将七顾茅庐,三败曹操之事尽数说与阿斗。

阿斗听完,兴奋叹道:“虽然七顾,然终得相父,自此大军连胜,汉室复兴有望也。”

刘备也颔首道:“是啊,得到孔明之后,为父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孔明军师真乃不世奇才也。”

阿斗开心道:“是好也,但今生诸事已然变化,孩儿前世些许记忆,恐难有可用之处矣。”

“无妨!凡事不破不立,前世大业未竟,今为大业当以无畏之勇,革故鼎新,再辟蹊径。只是,今此三战,除了所占之地由江夏换到了江陵,还有何不同之处?”

“我听说文聘与甘宁也加入了咱们阵营?”

“有何不妥?当初景升兄便派文聘与黄忠协助为父抵曹,然正值新野迁民,未尝与你说起。”

“前世文聘将军归了曹操,甘宁将军则去了东吴。二人皆是忠勇名将,若能归我父亲帐下,真乃意外之喜也。”

“哦?”刘备思索片刻:“恐是蔡瑁入狱,方使景升兄命文聘北上助我,又命甘宁去了江陵,方与二将能结此缘。说起来,也是阿斗你事先告诉为父防范蔡瑁的功劳啊!”

阿斗羞涩道:“孩儿也是误打误撞。父亲,此番还得哪些名将?”

“对了,前番你说的魏延,已入为父麾下!”

“太好了,文长将军勇略兼备,颇具将才,对父亲崇敬有加,忠心耿耿,乃不下五虎之良将。”

“霍峻,霍仲邈。”

“父亲,霍将军极善守城之战,当年刘璋派扶禁、向存等率万余兵马攻打葭萌关,霍将军以数百人坚守一年之久。并抓住敌军懈怠的时机,挑选精锐,趁夜出城奇袭,大破刘璋军,并斩杀了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