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他就出列朝洪治帝躬身道,“陛下,臣吏部右侍郎吴兑,有本奏!”
“奏来!”
“陛下,臣吴兑乃任吏部右侍郎至今,已两载有多,如今国朝养士,三年一举选材,而吏部进士举人者等候指官者,人数多达近万,有甚者,嘉靖朝时老举人,至今任未得朝廷派官,荒老于林泉。”
“十年寒窗苦读,才得以中举,然朝廷各部进士霸榜而举人难选,十年之功,而坐馆入塾谋为生计,非长久也!”
吴兑这话一出,在场的官员们登时就将自己耳朵提溜了起来,吴兑你这厮是何意,怎么突然关心起举人来了。
是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有什么目的!
官员们脑中飞快的运算着,等着吴兑接下来的‘破题’,就听吴兑接着道,“臣观朝廷官员履历之年岁,按均筹算,年六十五者仍居高位而不退者,不知几多。”
“年老者居位而不退,致使后来者无位可居,以致吏部问官之人陡增,乃陷于老年之政,官制僵化,守旧者众多,不利新法彻底施行!”
吴兑说完,官员们内心一阵大惊,卧槽!
高拱你个老不死的,玩这么狠!
竟然怂恿洪治帝来改官员的致仕年龄线,你这是要惹众怒的。
华夏自古就有规定官员致仕的年龄线,最早是‘礼记’中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而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到了洪武皇帝恢复华夏,面对官员们抱团排斥异己的行为,他则是强制规定,官员到了六十岁,必须致仕。
到了洪武十八年,又对武官退休年龄进行了调整,规定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者,凡年五十以上者可由子孙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