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皇帝密信现世

“正是温池,这里可是极佳的盐湖。”

所谓的温池,就是唐朝时期对吉兰泰地区的称呼。

李恪继续解释道:“若是我们能在此建立盐池,每年所获得的盐不但能够供所有牧民享用,甚至还能卖到大唐境内去,大赚一笔。”

柴绍眼前一亮,不可置信地问道:“殿下所言为真?”

“千真万确,但这里本王打算派兵驻守!所以还望柴将军保密。”李恪不得不提一嘴。

这块盐池所能带来的利益太过丰厚,绝对不能被外人知晓。

而且制盐的方法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想要保密就必须如此做。

“末将必定守口如瓶!”柴绍拍着胸脯保证道,“殿下,那肉食呢,从何而来?”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呐!只是你们一直忌讳罢了。”李恪嘴角微微翘起。

“殿下,您说的莫非是……”柴绍双眼瞪大。

他不是没想过,可这段黄河流域数量最多的就是鲤鱼。

可鲤鱼,不是大唐所忌讳的鱼类么,殿下疯了吗?

“正是,黄河里的鱼类不是多的是吗?”李恪随口道。

“万万不可啊!唐律规定,抓到鲤鱼必须放生,否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柴绍急忙劝诫道。

在唐朝,鲤鱼被视为‘鱼中之贵’,不仅不能吃,而且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

原因十分简单,这纯粹是因为皇帝避讳罢了。

唐朝的国姓为‘李’,而鲤鱼的‘鲤’与‘李’同音,因此吃鱼被视为不吉利,有侮辱皇室的之意。

“迂腐!”李恪当即反驳,并暗示道:

“谁说那些是鲤鱼了?那明明就是肉鱼!”

什么忌讳不忌讳的,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

若是一直不捕捞,造成鲤鱼繁殖过快。

届时黄河中鲤鱼数量过多,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到时候才是追悔莫及呢。

都特么是封建迷信给害的,避讳这避讳那的。

若是避讳有用的话,那为何历史上鲜有王朝能撑过300年?

见柴绍还想再劝诫,李恪当即掏出一封已经拆开了的信封。

往对方跟前一推,李恪淡然道:“柴将军,看看吧, 看完了再说话。”

他掏出的这个信封,自然是长安临行前王德交给他的。

当柴绍看到印章的那一瞬间,头转得飞快,颇为吃惊地盯着李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他的手都是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