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受礼之后,稳步向前,身姿笔挺地站定在朝堂中央。
他目光如炬,威严的扫视着群臣,缓缓开口:“承蒙陛下厚爱,诸公抬举,操勉任丞相之职。”
“然而,本相深知一人之力毕竟有限,日后朝堂诸事,还需仰仗诸公齐心协力、鼎力支持。”
曹操微微一顿,双手负于身后,接着说道,“就拿当下豫州的情况来说,豫州刚刚平定,百废待兴,原有的郡县官员能继续任用的,如今已不足十分之一。”
“因此,本相恳请诸位,举荐一些有才能的贤士,为朝廷效力,一同重建豫州。”
实际上,曹操本没打算在今日提及此事,更没计划将豫州剩余的部分郡的太守、郡丞、县令、县丞等职位拿出来。
但既然群臣今日全力支持他荣登丞相之位,若不给出些好处,实在难以服众。
权当是对众人此次拥戴的回馈吧。
曹操话音刚落,群臣瞬间一怔。
他们万万没料到,向来在官位任命上极为严苛的曹操,今日竟如此大方。
一时间,众人眼中纷纷燃起兴奋的光芒。
毕竟在这朝堂之上,即便官位显赫,若手中无实权,也难以得到他人真正的重视。
而现在,证明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崔琰满脸笑意,率先出列,向曹操恭敬一礼,道:“禀丞相,崔某不才,却一心想为您分忧。”
“哦,崔大人有事请讲。”
曹操含笑点头。
崔琰眼中透着几分期许,道:“丞相,我有个故交之子,名叫李贤。”
“此人饱读诗书,才思敏捷,之前在雍州担任县丞多年,积累了不少治理地方的经验。”
“年中李傕在雍州祸乱,李贤不愿与逆贼同流合污,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许都,发誓要一心为朝廷效忠。”
崔琰拱手,诚恳道,“崔某举荐他担任汝阴郡丞,为豫州的复兴出一份力,还望丞相明察。”
“哈哈,可以。”
曹操爽朗一笑,点了点头。
旋即,他目光看向荀彧,道:“文若,你把崔大人举荐的人记下来。三日后再开一次朝会,争取一次性把豫州空缺的官员都补齐。”
“诺!遵丞相令!”
荀彧面带微笑,拱手领命。
对于曹操这一番收拢人心的手段,荀彧打心底里感到敬佩。
如此一来,自己平日里处理事务时面临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紧接着,华歆、董承、王子服等官员也陆续站出来,纷纷举荐自己心目中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