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好的惠农、富农政策,其他人听后,也都纷纷咂舌不已。
可以说,大汉朝自开朝四百年以来,就从没出现过此等骇人听闻的百姓福利。
甚至,即便追溯至更早的先秦、先周,那也绝无仅有。
“臣基本赞同。”
荀彧含笑点头,稍一沉吟后,缓缓道:“此举虽然让我们少收了很多田赋,但只要能让百姓生活变得更好,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不了,我们在其他方面,再想办法开源节流,把缺失的部分找补回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众人纷纷拱手,一致同意枣袛的惠农政策。
“如此甚好。”
曹操一锤定音,直接命令道:“德厚,你务必尽快制定详细计划,报审后通过后,过完正旦就实施下去,争取早一点惠及百姓。”
“诺,属下必不负主公重托。”
枣袛拱手领命,脸上满是狂喜之情。
这么好的惠农政策,在他手中诞生。
他亦是感觉,真正与有荣焉。
曹操稍一沉吟,若有所思问道:“诸位,我刚才传阅给你们的文件中,提及了几样特殊农作物,如土豆、红薯、玉米等,不知你们是否听说过?”
土豆,红薯,那是什么东西?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茫然,纷纷摇头。
荀彧眉头微皱,率先出声:“主公,您所说的这几样东西,属下从未听闻。”
郭嘉也跟着摇头,疑惑道:“是啊,我周游南北数州,也听都没听过。”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后看向枣祗,问道:“德厚,你也没听说过吗?”
枣祗正搜肠刮肚,苦思冥想。
闻言,枣袛赶紧恭敬答道:“主公,属下虽才疏浅薄,但自认大汉十三州的近百种农作物,即便有些未曾亲眼见过,却也绝对有所耳闻。”
“只是,您说的土豆、红薯、玉米,属下实在是闻所未闻,它们当真存在吗?”
曹操微微一笑,语气笃定说道:“我早年游历西域之时,有幸见过这些作物。”
“根据当地人说,这几种农作物不仅耐旱耐贫瘠,产量更是惊人,亩产可达二三十石左右。”
轰……
曹操此言一出,议事厅中瞬间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