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谋草原、助当今陛下整顿水军、研发火器。二克东瀛,薛虹居功甚伟。
南征缅甸东吁时,总领后勤,功劳第一。
更是亲自统领水军,坐镇琼崖,灭吕宋弗朗基舰队,收复弗朗基全境。
上书预防鼠疫,救了京城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
面对肆虐两省的蝗灾,薛虹请旨领命深入灾区,以最快的速度扑灭蝗灾,将损失降到最低。
据说朝廷从吕宋弄回来的新粮种,也同薛虹有关。
在文坛薛虹的地位也不低,探花出身,座师为前任首辅黄锦,恩师便是前科探花林如海,大师伯是公羊派现存唯一大儒。
薛虹本人也是公认的博识第一,儒释迦道三教精通。
可以说薛虹距离大儒的差距,就剩下一个年龄。年龄到位,自动晋升当代大儒。
薛虹还是当今太子的老师,大概率会成为本朝第一位活着的太师。
“林如海”:Σ(�1�9�6�6�1�9�1�7)�1�7,老夫有这么厉害的弟子吗??老夫怎么不记得???
林黛玉也是小嘴微张,沉浸在刚刚一连串薛虹的战绩中:“这样的功绩,已经足够载入史册了吧?他……真的是我的丈夫?”
“夫人,还不知呢。老爷后宅夫人就您一个人,连妾室、通房都不曾设过一个。
除去外出公干,平日在家老爷便同您抚琴吹箫,作诗绘画,侍弄花花草草,一颗心真真全部系在夫人您的身上。
这些年来不知道多少女子羡慕、嫉妒着夫人呢!”
林黛玉原本灵动的双目此刻变得有些呆滞,怎么越听越像做梦啊??
就在“林如海”父女两人面面相觑之际,薛虹已经带着梅老大人还有朱煇走了进来。
朱煇看着“林如海”和林黛玉的样子虎目圆睁,有些同情的拍了拍薛虹:“景瑜,我们家就老头子一个失忆了。
你这林尚书,还有我皇妹两个人失忆,也真苦了你了。皇妹?还记得四哥吗??”
“林如海”闻言立刻起身,现在林黛玉身前:什么叫你的皇妹!这是老夫的闺女!!老夫的!!
朱煇一拍脑门:“得,林尚书虽然失忆了,但这护犊子的本能居然还在。”
最后还是朱煇解释了一下,黛玉因为薛虹功高,又太过年轻,不好再封,所以荫妻,黛玉被封为郡主,被自己父皇母后认为女儿。
“林如海”神情麻木:死前的幻觉!!一定是幻觉,越听越离谱了!!
梅老大人检查一番过后,得出结论:和太上皇一个情况。不用吃药,养着,派人看着点就行了。
薛虹心底大概有了猜测,面色不太好看。如果眼前的师妹、老师,是书里的人。
那真正的师妹、老师会去了哪??
就这么忙到黄昏时分,薛虹命人收拾出了一间上房,供“林如海”居住。
自己也并未回房休息,而是去了书房下榻,同时写信给徐光启,让他摇人过来。
虽然薛虹不信怪力乱神,但超自然力量、量子纠缠啥的总会有的。
其他的薛虹都不在乎,只要能把师妹、老师……还有太上皇找回来就行。
林黛玉在卧室内踱步,按照潜意识的指引,来到一口箱子前,下意识的找到钥匙,打开箱子,里面放着的是一个个头大身小的可爱木偶,还有一幅幅画卷。
林黛玉将画卷一幅幅的抱了出来,根据上面标注的时间顺序看了起来。
第一幅的画卷,画的是一名未及弱冠的少年(现在,十八岁前叫少年,古代读书人未及弱冠统称少年,别问了。)
神情自若,眉眼中充满着自信。容貌哪怕以林黛玉的审美来看,也是极好的。
很快,林黛玉便翻到了一幅最符合她的审美的画卷,画卷中的青年脱下了冠帽,头发半束半盘,一双眸子仿佛在透过画卷看向自己,温柔的几乎要腻死人。
林黛玉又往后看了几幅画,画中薛虹的形象便开始留起了胡须。
正在林黛玉查看画卷之际,两个白嫩可爱的小萝卜头屁颠屁颠的从门外跑了进来,嘴里奶声奶气的喊着“娘”。
林黛玉下意识就要弯腰去抱两个孩子,结果眼前一黑。
再睁眼时,鼻翼间充盈着熟悉的药味,还有乱哄哄的声音。
“太太,老爷昏了,小姐也昏了,这可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