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第一件事,江南官员在朕登基之后便一直在上奏,希望朕能够恢复旧制,降低对江南四省地方官员的限制。
朕觉得,不能拒绝,更不能同意,先这样拖上一阵子,景瑜你觉得如何?”
片刻的沉默后,薛虹终于开口:“陛下圣明。如此处理,臣愚见以为,乃最为稳妥的办法。”
皇帝对付官员这东西,和相亲中的男女一样。
你的一切条件和金钱,都是给对方看的,而不是给对方用的!八字没一撇呢,就掏心掏肺?缺爹缺妈了,跑这认领来了?
手里有对方想要的东西,就不怕对方会掀桌子或者跑路。
只要正德帝保持若即若离的暧昧姿态,不时的往隆庆帝这个太上皇身上甩一甩锅,就可以让江南四省老老实实的跟在正德帝后面。
等他们发现不对劲的时候,那就是正德帝已经要落下屠刀的时候。
至于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这些还要等正德帝的威望上来后,才能施行。
政策下达之后会引起多大的反扑,薛虹早就预料过。治理国家快了、急了,都容易一步踏入深渊。所以千万急不得、快不得。
“嗯,第二件事,就是景瑜你所上书的这个……蛮夷戎狄四方教化,正本清源归一祖……奏折中说如今生活在大明四周的民族,实际上同我汉人是同一祖先?”
薛虹一听终于问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了,连忙坐直了身子,开口道:“回禀陛下,臣参考古史,已经可以确认这一点。
有文字记载的游牧民族,可以追溯到商周二代。
那时的游牧部落主体便是西戎、东胡两支,西戎古史记载戎之先祖,本为华夏之分脉。
且西戎中的犬戎姜姓,几乎从文王时期开始便代代同周朝王室联姻。血脉之中难分彼此。
至于后面历朝历代的游牧民族的诞生,大多都是因气候变迁,王朝动乱,华夏百姓迁居草原形成的。
只是时间一久,加之生活环境的恶劣,所以容貌、文化、生活习惯才渐渐改变。
如今陛下志在寰宇,意开恒古未有之伟业。不解决华夏周边的问题,是万万不行的。
武力的强盛,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不能一劳永逸。”
正德帝对此深以为然,历朝历代,只要华夏政权稳固,基本上都可以按着北边游牧民族揍,但就是杀不完……大怂除外。(其实别看大宋那个熊样,前期也很能打,后期也很能打,就是领导人太抽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