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参加过几次,但都没怎么深入交流,也没想着拓展人脉。”
陈宇拍了拍林悦的肩膀:“不是说让你去刻意巴结谁,而是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大家都热爱文学,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而且,多和同行交流,也能让你了解行业动态,拓宽创作思路。”
林悦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心中对陈宇的提醒充满感激:“多亏你提醒我,不然我还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陈宇笑了笑:“咱们是朋友,我不提醒你提醒谁。还有,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投稿被拒是常有的事,就算作品再好,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被某个出版社看中。这时候,千万不能灰心,多投几家,总会有赏识你作品的地方。”
林悦想起自己之前投稿被拒后的失落,不禁感慨:“我之前就因为被拒稿,消沉了好一阵子。听你这么说,我得调整好心态才行。”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陈宇提到了一个即将举办的大型文学创作研讨会,很多知名作家、编辑和文学评论家都会参加。“你要是有时间,一定要去参加这个研讨会。”陈宇说,“这是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说不定还能遇到欣赏你作品的伯乐呢。”
林悦心动了,他记下了研讨会的时间和报名方式。和陈宇分别后,林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于创作和出版的认识太过单纯,只专注于作品本身,忽略了很多其他重要的因素。
回到家后,林悦开始认真思考陈宇的话。他打开电脑,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投稿信,发现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语言过于平淡,没有突出作品的核心价值。他花了一晚上的时间,重新撰写投稿信,突出了自己作品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的独特视角,以及故事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社会意义。
接下来的几天,林悦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搜索各个出版社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出版风格和重点关注领域。他将适合自己作品的出版社一一记录下来,准备有针对性地投稿。
同时,林悦开始积极准备参加文学创作研讨会。他阅读了大量近期热门的文学作品,关注文学界的最新动态和热点话题,以便在研讨会上能有话可说,与其他参会者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