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
他们犹在震惊,哪里还记得举荐的事儿?
不过大家反应都不慢,好悬没让场子冷下来。
户部尚书率先站出来:“臣自请出使褐国!”
“你户部难道很闲?文官就老老实实待在京城,公主!臣自请前往!”
“公主!”长乐侯晚了两步,可不想再被抢先,他一脚把旁边准备出列的同僚踹回去,自己上前一步,“臣在褐国有人,臣才是最适合出使褐国的人选!”
被他踹回去的徐汝:……
他暗骂长乐侯不讲武德,忍着被踹得隐痛的膝盖出列:“公主!如今朝堂众人各司其职,谁离开都不合适,臣不一样,臣比较闲!”
许彬轻咳一声,将郑珣的目光吸引过来:“公主,此去褐国,危险难料,臣以为出使的人选,一需聪慧机敏,二需身怀武艺,因此,臣才是不二之选!”
“你机敏不机敏不知道,但自夸的本事倒是不错。但是许彬,你在褐国的名号太大,目标也太大,不管明面还是私底下行事都太过惹眼,还是我去!”
……
虽说举荐别人不合适,但是他们可以毛遂自荐啊!
大雍朝堂少有孬种,大家都想去探探褐国的虚实。
为了争夺此次机会,大臣们竭尽所能地攻击同僚,绞尽脑汁展示自己的优势。
郑珣又觉得欣慰又觉得好笑,听他们吵了会儿,她才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的心意本宫明白,大家的话都有道理,不如这样,我们来投票,”郑珣示意之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炭笔和纸张,“各位在纸条上写上举荐人选,再用小字署上自己的名字,最后交上来给本宫过目。”
要求他们署名,是方便之后打乱纸条顺序。
到时候,就只有唱名的之诚和郑珣知道写纸条的人是谁,如此既能避免他们得罪人,也能避免他们全写自己的名字。
大臣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方式。
大雍不存在什么民主,但是这次的情况太过特殊,投票还真是个好方式。
郑珣示意之诚把纸条和炭笔发下去,笑眯眯地看着大家绞尽脑汁地评估适合的人选。
大臣们冷静下来,考量的方面就多了。
使臣嘛,对褐国有点了解的最好,其次需要能言善辩。
这次要和褐国斗智斗勇,最好能机警些,还要有一定的自保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