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改革军制

军官:中尉4,少尉1;

连:5*排+连长1人+副连长1人+教导员(文职)1人+军功长(文职)1人+军法长(太监)1人+司务长1人+警卫班(加强班)21人+通讯班11人+军功班11人+侦查班11人+军法班11人+炊事班(加强班)29人=400人(最小作战单位)

军官:少校4,上尉2

。。。

往下就是以此类推,直到师级单位,变成三个团合一个师,两个师合一个军,总体来说,从‘排’编制就相当于现代的‘连’的编制了,一个营就是三千人的编制,一个团五个营一万五,一个师三个团加各团部师部总编制五万,一个军两个师十万人。

职务:士兵;军衔:列兵(两杠交叉)(杀敌一人或服役一年或记功可升)、一年兵(向内一拐)(杀敌一人或服役一年或记功可升)、二年兵(向内两拐)(杀敌一人或服役一年或记功可升)、三年兵(向内三拐)(杀敌一人或服役一年或记功可升)、一级士官(两刀交叉加向内一拐)(杀敌十人或服役三年或记功可升)二级士官(两刀交叉加向内两拐)(杀敌十人或服役三年或记功可升);品级:无;月俸:以列兵银一两每月,每上一级加银两钱;

职务:副班长;军衔:三级士官(两刀交叉加向内三拐)(杀敌十人或服役三年或记功可升);品级:从,正九品;月俸:银四两每月

职务:班长;军衔:军士长(两枪交叉)(杀敌十人或记功可升,保送帝国军校进修1年为学员);品级:从,正八品;月俸:银五两每月

职务:实习军官;军衔:学员(铜制横杠一条)(随军实习一年无重大违纪、过错升少尉);品级:正七品;月俸:银六两每月

。。。

职务:军长、副军长;军衔:上将(金制三颗星)(服役三年无重大违纪无过错,由皇帝殿试,内阁批复可升任大将);品级:正二品;月俸:银八佰两每月

军衔:横向佩戴在两肩之上,学员为一道红铜制横杠,少尉一道横杠加一颗五角星,中尉一杠两颗星,少校两杠加一颗星,少将两束麦穗加一颗星,以此类推,要求,尉官皆为红铜制,校官为白银制,将官为黄金制。

军功长、军法长按本身职能,逐级向国防部直接负责,其余主管逐级向军部直接负责。

边听李安解释其中的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曹文诏大概是看懂了,自己又默默的捋了两遍,总算是消化的差不多了,抬头望向朱慈烺,眼中钦佩不已,“殿下,这是何人所编制,虽然卑职还有些不懂的地方,但是,卑职仍然感觉佩服无比,尤其是将军阶实质化佩戴,简直是神之一笔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往战场上一旦开战,乱混混的,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的情况比比皆是,混战或者溃败,建制散乱的时候,士卒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一窝蜂各自为战,只能被人各个击破,但有了军衔,一旦建制大乱,士卒肯定会下意识的向最高军衔的军官靠拢。”

“而根据军衔高低,最高的人就能临时指挥,大家肯也不会出现谁不服谁的情况,做到团结统一的效果,真是太有用了,不过,奏折中的政委之流的文职是干什么的,军功、军法之类卑职倒是能理解,参谋也能理解,还请殿下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