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忠君爱国的思想工作,也是开展起来神速,人多力量大嘛,再说,这些儒学可不就是教人忠君爱国的嘛,专业对口,只是需要白话多点而已,毕竟之乎者也那些苦哈哈根本就听不懂,影响自己的业绩不是,话说,物竞天择,有竞争是真特娘的好啊。
现在新军的人员配置大致是配齐了,朱慈烺按照前世当兵的记忆,将训练和奖惩结合当前的局势,编撰了新军的训练细则和奖惩细则,着人送去了天津卫,接下来的事,就急不得了。
没两个月,曹文诏就上奏朝廷,弹劾天津卫原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等等,倾占军田,贪污受贿,欺上瞒下,编制空置,已经被曹文诏拿下,等待朝廷处置,崇祯如约,一把撸了个精光,将曹文诏报上来的请调人员调往天津卫填补。
1636年,崇祯九年,后金天聪汗黄台吉改元,改后金为大清,改天聪为崇德元年。
又两年时间匆匆而过,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六月。
今年上半年以来,似乎全国局势有所回转,三月,洪承畴、孙传庭大破流寇,流寇损失惨重。五月,流寇大头目张献忠向五省总督熊文灿投降。
小主,
全国的流寇似乎遭到了严霜,败的败,投的投,全国战事为之一清,除了李自成等几路头目仍然在流窜之外,几乎海内靖宇了,李自成等人也只剩下逃命的份了,剿灭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不会太久了。
崇祯现在很高兴,从登基至今,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从登基以来,国内不停的叛乱,流寇真是剿之不尽,杀之不绝,一直让崇祯很是头疼,如今总算快要消灭完了,辽东也在蓟辽总督吴阿衡的经略下,风平浪静,防守的还算可以,没有出现大败。
皇兄丢给自己的烂摊子,终于要收拾利索了,只要国内安稳之后,剩下的就是专心对付建奴了,崇祯所求不多,只要能守住祖宗江山就好,他不求变革,也不想动东南文人的利益,也不想强行将军权控制。
商税大臣们反对不让收,他无所谓,那就收农税呗,海禁不能开,那就不开呗,矿产大臣们不让派监工太监,那就不派,东,西厂职能也取消,锦衣卫职能也取消,只负责京城稳定就好,他求得真不多,他只求能保持现状,平平稳稳的守好江山。
所谓无欲则刚,所以崇祯到现在继位十几年了,还活的好好的,不能动的他不动,他就跟你在朝堂上玩朝廷上的规则,这些年也干掉了不少让他不爽的大臣,家庭也是美满,儿子女儿也是一大堆了,比起前几个皇帝,崇祯感觉自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