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率本部骑兵,孤再给你一万府军,回去后立即在大营后方的官道出山口扎营立寨,东西两侧都是防守重点,防止敌军绕后突袭。”
还有没说的意思就是,如果大军溃败,要堵住建奴的追击,当然,现在说这话太伤士气,朱慈烺没有言明,不过东西两侧都是重点这句,不言而喻。
“臣领命。”
“沈炼,抽二百锦衣卫携带十门妙宇大炮,二十门虎蹲炮,十门没良心炮,遣千户带队,协理马如风防守。”马如风毕竟是新归附的匪寇,朱慈烺慎重的还是派了锦衣卫督战,防止意外。
“臣领命。”
“高起潜。”
“奴婢在。”
“领徐允祯部一万第二军,再提领一万府军,携带一百门第二军大炮,三十门虎蹲炮,三十门没良心炮,制作拒马等障碍物,驻防大军后部。”
“奴婢领命。”
“邓文明。”前定远侯,大明开国功臣,卫国公,宁河王邓愈世系。
“臣在。”
“领张世泽部一万第二军,一万府军,列阵中军左路,负责接应支援左路先锋。”
“臣领命。”
“朱国梓。”
“臣在。”
“领本部一万登州军,一万府军,列阵中军右路,负责接应支援右路先锋。”
“臣领命。”
“张拱日。”前隆平侯,靖难勋臣十一世孙。
“臣在。”
“领三万府军驻防大营。”
“臣领命。”
“马科、周遇吉、王国兴、李弘济率所部两万骑兵镇守中军,将剩余一百五十门妙宇大炮、五十门虎蹲炮、一百门没良心炮,全部布置在中军前阵。”
“臣领命。”
“除两位阁老随中军临阵,其余中军,非担任武职人员,一律留守大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剩下的各府的文职文官和中军的文艺营、宦官等,当然,朱慈烺身边亲随的武监是会随军的。
“还有,诸位不用着急,明日不着急出战,明天各将领将自己所属的军队划分领好,然后需要磨合的、准备的、制作防具的,明天晚上前完成。”
“明晚全军加餐一顿,后天再出战,总要准备好、休整好不是?不然可就是疲兵了。”
“臣等遵旨。”
“诸位对本宫军阵的搭配有没有什么异议或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