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北伐!北伐!北伐!

“次辅此言,下官不敢苟同,如是坚守潼关,那不管是李自成部还是建奴,到时潼关必然腹背受敌,如何能长久?”侯恂却是认为吴牲的想法不切实际。

“那就全面出击,江北各军全面北上推进,按照朝廷现在配置的火炮,随军携带方便,而且威力巨大,若是没有重兵把守的城池,完全可以一路平推。”

“朝廷若是全面北推,将河南大部收复,将战线推至黄河一线,凭借黄河天险,守住黄河以南,李自成部,要么被朝廷消灭,要么投降朝廷,要么,就北逃黄河北岸,去面对建奴。”

“最好是赶进山西,让他们和建奴里外里的夹击,大混战消耗建奴,也算是尽了他们为国的本分了。”吴牲则面善心狠的说道。

“李自成据报在河南陈兵二十多万,而且现在从大同、延绥撤军众多,随时都在准备或者已经派兵增援河南,朝廷如何能速胜数十万大军,将战线推到黄河一线。”侯恂继续质疑。

“呵呵,侯阁老既是河南人,自是知道,河南有多大了,中原盛地,城池村镇繁多,李自成二十万大军撒进河南,如撒盐入海,根本看不见浪花。”

“他要是分兵挨个驻守,那朝廷自然以优势兵力一路横推,他要是集重兵防守一处,那朝廷就先解决周边空虚地带,使其成为孤军。”

“然后,凭借朝廷的火器优势,短时间内也能破城,最后,若是李自成敢和朝廷野战,那就更简单了,就让他们尝尝朝廷的新式火炮,一举歼灭。”

朱慈烺听着阁臣们的争论,笑意盈盈的喝着茶,说实在的,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切入战场才能利益最大化,不过,吴牲的建议朱慈烺听来有些意动。

见侯恂不说话了,陈演开口补充道:“次辅所言,有些道理,不过,若是朝廷不按常理出牌会如何?”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陈演这才不再卖关子,笑吟吟的低沉道:“朝廷若是两头进军,不按常规行军路线向北推进,而是从两头包围,不知可否?”

“西路让第三军和第八军夺取潼关,最不济也要盯着潼关,然后沿黄河东进,占领沿岸,东路让第九军从徐州北上然后西进,一路攻占沿岸。”

“先将战线推到黄河一线,然后再调头四面包抄围剿河南境内的流寇,这样一来,河南的流寇必死无疑,就是不知黄河沿线能否抗住有可能发生的两面作战的压力。”

“啊哈哈。。。元辅果然才思敏捷啊,黄河北岸的压力倒也无妨,如果建奴执意全力进攻黄河南岸,朝廷在山东可还有三个军,数十万兵马呢。”

“朕要是命三军西进,攻击济南,建奴会不会回防?或者说建奴在东线会留下足以匹敌三十多万大军的防守力量?朕猜想,若是山东大军西进,建奴的两路大军,必有一路回防。”

“要不然济南失守,东昌府、广平府就在我军马蹄之下,一旦出错,建奴将会被拦腰掐断,腹背受敌,他们不会不防的。”